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靖州

靖州

①唐武德初析协州置,治所在靖川县 (今云南昭通市北部靖安坝子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市北部及大关县西部地。天宝后废。

②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治所在高安县 (今江西高安县)。七年 (624) 改为米州。

③北宋崇宁二年 (1103) 改诚州置,治所在永平县 (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水东岸,后移今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)。《郡县释名》 湖广卷下: “取远人安靖之义。” 辖境相当今湖南会同县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及通道侗族自治县西部和贵州天柱、锦屏、黎平等县地。南宋绍兴八年 (1138) 移永平县为附郭县。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升为靖州路。至正二十五年 (1365) 朱元璋改为靖州军民安抚司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降为州,三年 (1370) 升为府,九年 (1376) 改为直隶州,以州治永平县省入。属湖广布政使司。清康熙三年 (1664) 属湖南省。雍正以后,今贵州部分改属贵州省,辖区缩小。1913年废,改本州为县。


(1)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高安县(今江西高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省高安、上高等市县地。七年改名米州。(2)羁縻州。唐武德初置,治靖川县(今云南大关县附近)。属戎州都督府。天宝末年废。(3)北宋崇宁二年(1103年)以诚州改名,治今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,属荆湖北路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会同、靖州、通道和贵州省天柱、锦屏、黎平等县地。南宋绍兴八年(1138年)移永平县为附郭县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升为靖州路。至正二十五年(1365年)朱元璋改为靖州军民安抚司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降为州,三年升为府,九年改为直隶州,以州治永平县省入。属湖广省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属湖南省。雍正以后,今贵州省部分改属贵州省,辖境缩小。1913年废州,改为靖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昔岭

    在今四川小金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懋功屯务厅》: 昔岭 “在绥靖屯东一百九十里”。《清史稿·四川土司传》: 乾隆三十八年 (1773) 征大小金川,定边将军温福由功噶进兵,“以贼扼险不得进,别取道攻昔岭

  • 乌兰县

    ①北周置,属平高郡。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(一说在今会宁县西北)。后废。②唐武德九年(626)置,属会州。因乌兰山得名。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(一说在今会宁县西北)。唐末废。(1)古县名。北周武帝置,

  • 垂敛

    即垂陇。春秋郑地,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。《春秋》: 文公二年 (前625),“公孙敖会宋公、陈侯、郑伯、晋士縠盟于垂陇”。《穀梁传》 作垂敛。

  • 龙塘山

    ①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,与浙江临安县交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绩溪县:龙塘山“在县东百余里。麓有小径,萦紆险巇,悬绝不通处,则倚木架桥,鱼贯而进。当径有石如门,上有洞,轩豁可容百人。再上有池,极深”。主

  • 西沛郡

    南朝梁侨置,属霍州。治所在今安徽霍山县境。北魏以后废。

  • 滟滪堆

    亦作滛预堆、犹豫堆。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下长江瞿唐峡口。南朝梁李膺 《益州记》: “滟滪堆,夏水涨没数十丈,其状如马,舟人不敢进,故曰滟滪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 148奉节县: “滟滪堆,周回二十丈,

  • 天井堰

   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“魏武王又堨漳水, 回流东注,号天井堰。二十里中作十二墱,墱相去三百步,令互相灌注,一源分为十二流,皆悬水门。”即此。

  • 骆谷关

    唐武德七年 (624) 置,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十八盘岭南。控扼傥骆道,为秦岭南北交通要隘。《元和志》 卷2京兆府盩厔县: 骆谷关 “在县西南百二十里。武德七年,开骆谷道以通梁州,在今关北九里。贞观四年

  • 渭龙县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析普宁县置,属铜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容县西南十六里大位坡。贞观八年 (634) 属容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入普宁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析普宁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

  • 洪雅镇

    北周天和二年 (567) 置,属洪雅县。即今四川洪雅县。隋开皇十三年 (593) 改洪雅县为丹棱县,于洪雅镇置洪雅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