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林直隶厅
清光绪二十九年 (1903) 以宁远厅之科布尔巡司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驻地科布尔镇。1912年改为陶林县。
清光绪二十九年 (1903) 以宁远厅之科布尔巡司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驻地科布尔镇。1912年改为陶林县。
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徐水“出西北梁山,东南流径汉武帝登仙宫东,东南流绝强梁原,径刘仲城北,是汉祖兄刘仲之封邑也”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代王刘仲弃国亡, 自归雒阳,废以为合阳侯。”因
一名蒙山、鸡栋山。在今四川名山县西。《元和志》卷32名山县:名山“在县西北一十里”。县以此名。《寰宇记》卷77名山县:鸡鸣山“在县西南十七里。《地理志》云:蜀有鸡鸣山。俗传云:金鸡鸣而天下太平。则古之
夏、商、周国名。在今河南宁陵县西北二十四里葛伯屯。《尚书· 商书 · 仲虺之诰》: “乃葛伯仇饷,初征自葛。” 《孟子· 滕文公》: 孟子曰,“汤居亳,与葛为邻”。《春秋》: 桓公十五年 (前697)
①秦置,属三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涧水东岸。西汉属河南郡。西晋末废。东晋义熙末复置,北魏太和中属河南尹。东魏天平初改属新安郡,二年 (535) 改名宜迁县,为河南郡治。北周复名河南县。大业初徙治东
今巴基斯坦境内之印度河。《梁书·诸夷传》: 中天竺国 “国临大江,名新陶,源出昆仑,分为五江,总名曰恒水。其水甘美,下有真盐,色正白如水精”。
明置,在今安徽太和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太和县: 和阳驿 “在县西南五十里”。
即今江西丰城市东北大港口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后移今丰城市东北小港口(小港镇)。
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 升顺庆府置,属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。治所在南充县 (今四川南充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、西充以南,至广安、邻水地区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改为顺庆府。元至元二十年(12
即今安徽泾县东北五里双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泾县: 桑坑镇 “县东北五里有桑坑山,元置巡司于此,寻改置于县东三十里之巧坑。明洪武中,改建茹麻口巡司于茹麻岭下”。
自今江苏南京市对岸之浦口至河南信阳。原拟从津浦线之乌衣镇,横穿安徽中部,经庐州府 (今合肥)、六安、正阳关、霍丘,入河南境后经固始、光州 (今潢川)、罗山,至京汉线之信阳 (今信阳市)。长约525公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