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风县
①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)置,属西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北。一说在今河南信阳市西南。后废。
②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晏州。治所在今广西象州县东。贞观十二年(638)属象州。大历十一年(776)废。
古县名。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年)置,治今湖北省麻城市西北。属西阳郡。后废。《魏书·田益宗传》:景明初,梁“萧衍遣军主吴子阳率众寇三关,益宗遣光城太守梅兴之步骑四千,进至阴山关南八十余里,据长风城,逆击子阳,大破之”,此即县废后之长风城。
①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)置,属西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北。一说在今河南信阳市西南。后废。
②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晏州。治所在今广西象州县东。贞观十二年(638)属象州。大历十一年(776)废。
古县名。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年)置,治今湖北省麻城市西北。属西阳郡。后废。《魏书·田益宗传》:景明初,梁“萧衍遣军主吴子阳率众寇三关,益宗遣光城太守梅兴之步骑四千,进至阴山关南八十余里,据长风城,逆击子阳,大破之”,此即县废后之长风城。
唐天宝元年(742)改贵州置,治所郁平县(今广西贵港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贵港市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为贵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贵州置,治郁平县(今广西贵港市)。辖境同贵州。乾元元年(758年
①北周改齐基县置,属犍为郡。治所在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四十五里徐渡乡杜家墩子。《寰宇记》 卷73青城县: “因 (青城) 山为名。” 隋大业初属蜀郡。唐属蜀州,开元十八年 (730) 改为青城县。②明属
春秋时齐邑。故址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北八十里。《晏子春秋》卷6载:“公为之封邑,使田无宇致台与无盐。”即此。
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南大相岭。《汉书·淮南王传》:文帝时,淮南王长谋反,“有司奏:请处蜀严道邛邮,遣其子、子母从居,县为筑盖家室, 皆日三食,给薪菜盐炊食器席蓐”。注引张晏曰:“严道,蜀郡县也。邛,邮置名
清代河道总督的别称。
即今四川泸州市西南况场镇。清嘉庆《泸州志》卷2:况家场“距州三十里”。场口有1918年朱德《除暴安良功德碑》,又有朱德旧居陈列馆。
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民权县西北内黄集。《春秋》:昭公二十五年(前517),“宋公佐卒于曲棘”。杜注:“陈留外黄县城中有曲棘里。”古邑名。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省民权县西北。《春秋》昭公二十五年(前517年)
又作珠赫店。即金肇州治所,在今黑龙江肇源县西茂兴镇南哈什吐古城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肇州:“旧出河店也。天会八年以太祖兵胜辽,肇基王绩于此,遂建为州。”《辽史·天祚皇帝纪》:天庆四年(1114),萧嗣先
春秋晋邑,后属魏。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南六里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文侯三十六年(前410),“秦侵我阴晋”。秦惠文王六年(前332),魏纳阴晋于秦,改名宁秦。古邑名。又作华阴。战国魏邑,后入秦,改名宁秦。在
即今四川巴塘县。清于此置巴塘宣抚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