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松山
①即今浙江松阳县西北四十五里牛头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松阳县:长岭山“吴越时以此山名县,俗名牛头山”。
②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,为龙泉山中段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8简州:“《志》云:西北七十里长松山为州斧扆,界内诸山,皆发脉于此。长松寺本蚕丛庙址。开元中,马祖行空和尚乃建寺,明皇召对,赐额长松衍庆寺。又赐名香,为亭以贮之,曰御香亭。宋赐名嘉福寺,今名灵峰。”
③在今云南晋宁县西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》:长松山“在昆阳州西五里。其上多松”。
①即今浙江松阳县西北四十五里牛头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松阳县:长岭山“吴越时以此山名县,俗名牛头山”。
②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,为龙泉山中段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8简州:“《志》云:西北七十里长松山为州斧扆,界内诸山,皆发脉于此。长松寺本蚕丛庙址。开元中,马祖行空和尚乃建寺,明皇召对,赐额长松衍庆寺。又赐名香,为亭以贮之,曰御香亭。宋赐名嘉福寺,今名灵峰。”
③在今云南晋宁县西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》:长松山“在昆阳州西五里。其上多松”。
即今湖北黄梅县东北四十里停前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一名唐龙镇。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南黄河西二十里。辽置宁边州治此。古镇名。又作唐龙镇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南黄河西二十里。
在今陕西长武县北,接甘肃宁县界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大历八年 (773),“吐蕃众十万寇泾、邠,郭子仪遣朔方兵马使浑瑊将步骑五千拒之。庚申,战于宜禄。瑊登黄萯原,望虏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4长武县
①即今河北赞皇县西北二十二里张楞乡。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二》:平泉庄“在赞皇县西北张楞村,唐李德裕游息之所,今为玉泉寺”。②唐李德裕别墅。在今河南伊川县北梁存沟。《旧唐书·李德裕传》:“东都于伊阙南置平
新安江支流。在今安徽歙县北,南流注入扬之水 (练河)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0徽州: 富资水“在歙县,出昉源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徽州府歙县“丰乐水” 条下: “府北一里曰富资水,源出府北四十里昉村,亦
汉西域国名,属西域都护府。都城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巴里坤湖西北。
①商至春秋方国。《鲁大司徒匜铭》作“”。在今河南鹿邑县东。《春秋》:僖公十五年(前645),“齐师、曹师伐厉”,即此。②一作赖。西周国名。姜姓。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。《春秋》:僖公十五年
亦作化成县。北周大象二年(580)改梁广县置,为巴州、大谷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巴中市。《寰宇记》卷139化城县:“以县南三里化城山为名。”隋大业初为清化郡治。唐武德初复为巴州治。天宝初为清化郡治。乾元初
南宋绍兴年间置,治所与安夷县同城。即今贵州镇远县。后废。南宋绍兴年间置,与安夷县同城而治,即今贵州省镇远县。属思州。后废。
在今马来半岛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982引 《吴时外国传》 曰: “都昆在扶南,山有霍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