钦化军
唐方镇。中和三年 (883) 升湖南观察使置,治所在潭州 (今湖南长沙市)。领潭、衡、永、邵、道、郴、连七州。相当今湖南南部及广东西北部。光启元年 (885) 改名武安军。
唐方镇名。中和三年(883年)升湖南观察使置,治潭州(今湖南长沙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长沙、株洲、湘潭、益阳、衡阳、邵阳、衡山、隆回、武冈、零陵、道县、郴州、汝城等市县及广东省连州、阳山等市县部分地区。光启元年(885年)改武安军。
唐方镇。中和三年 (883) 升湖南观察使置,治所在潭州 (今湖南长沙市)。领潭、衡、永、邵、道、郴、连七州。相当今湖南南部及广东西北部。光启元年 (885) 改名武安军。
唐方镇名。中和三年(883年)升湖南观察使置,治潭州(今湖南长沙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长沙、株洲、湘潭、益阳、衡阳、邵阳、衡山、隆回、武冈、零陵、道县、郴州、汝城等市县及广东省连州、阳山等市县部分地区。光启元年(885年)改武安军。
西汉置,属勃海郡。武帝元朔四年 (前124) 封齐孝王子刘阳为柳侯国。治所在今河北海兴县境内。东汉废。西汉元朔四年(前125年),武帝封齐孝王子阳已为柳康侯,置柳侯国,治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北。属勃海郡。
在今四川宣汉县西北方斗山。《元史·杨文安传》:至元元年(1264),“复筑方斗城,为蟠龙声援,令裨将高先守之”。
蒙古中统五年 (1264) 改淄州置,治所在淄川县 (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市及博兴县西南部、高青、邹平两县东部地。至元二年 (1265) 改为淄莱路。蒙古中统五年(1264年)升
即今广东台山市北大江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新宁县(今台山市)北有大江墟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太平门外紫金山西麓白马村。常遇春 (1330—1369),字伯仁,怀远 (今属安徽) 人。明初名将。洪武二年 (1369) 病卒,追封开平王,谥忠武,赐葬于此。墓碑系清同治十年(1871
北魏初置,属吐京郡。治所即今山西石楼县。太和二十一年 (497) 改为吐京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年)置,治今山西省石楼县。为吐京郡治。太和二十一年(497年)改名吐京县。
在今河南永城市北芒砀山南保安山东麓。梁孝王刘武乃刘文帝刘恒之子、景帝刘启之弟。《史记》 有 《梁孝王世家》。《水经·获水注》: “(砀)山有梁孝王墓。其冢斩山作郭,穿石为藏。行一里到藏中,有数尺水,水
明洪武六年 (1373) 改昌宁县置,属重庆府。治所即今四川荣昌县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53: 荣昌县 “以介于荣、昌二州之间为名”。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在重庆市西部,面积
元代置,属大理路。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六十里喜洲镇。明初废。元初置,治今云南省大理市西北喜洲。后废。
在今河南新郑县西南。相传为战国时旧址。《晋书·李矩传》: “刘聪遣从弟畅步骑三万讨矩,屯于韩王故垒,相去七里,遣使招矩……矩谋夜袭之。” 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