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名汎河中左千户所。明正统四年(1439)置,属铁岭卫。治所在汎河城(即今辽宁铁岭县西南三十里凡河镇)。后废。
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甘露镇。清光绪《资州志》卷3:甘露场“在州西北五十里”。场以寺名。今寺有明建大雄宝殿及壁画。
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唐白河入汉江处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逊传》:嘉禾五年(236),吴大帝孙权使逊与诸葛瑾攻襄阳,“军到白围”。即此。
即可失哈耳。今新疆喀什市。《元史·拜延八都鲁传》:至元二十一年(1284),“请王术伯命兀浑察往乞失哈里之地为游击军”。见“疏勒国”。
春秋鲁地。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五十里尼山之西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 “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。” 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: “昌平山在泗水县南六十里。孔子生昌平乡,盖乡取山为名。”古邑名。又名昌衍。春秋鲁
即今山西沁县西南南仁乡。《清一统志·沁州》 “道兴寨” 条下: 州西南 “四十五里有南仁寨”。
在今河北井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井陉县: 射垛山 “在县 (今城关镇) 东南六十里。《志》 云: 秦王翦伐赵,下井陉,尝射垛于此”。故名。
即今河北武邑县东北四十八里马回台乡。明嘉靖《冀州志》武邑县地理图:东北有马回台集。
在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,黄浦江东。塘北有下沙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上海县:沈庄塘“在下沙浦北。嘉靖三十三年官军败倭贼于此”。
在今湖南炎陵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酃县:“天河岩在县西南三十里。高峻为一邑之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