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榜山
在今广西隆安县东南十里。明 《徐霞客游记》 卷4上: “按 《百粤志》 记隆安有金榜山,合沓如城。余至邑问之,无有知者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南宁府一》: 金榜山 “俗名挂榜山,又名野岜山。峭壁耸拔。有三层岩,可容千人。顶有天然石池,其南麓一谷尤奇绝。从麓拾级而升,中有女玉井,上有明和洞,洞三层极深邃,再上为雷坛,雷坛深处为飞云谷、白猿崖、横烟障、香炉峰,皆名胜”。
在今广西隆安县东南十里。明 《徐霞客游记》 卷4上: “按 《百粤志》 记隆安有金榜山,合沓如城。余至邑问之,无有知者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南宁府一》: 金榜山 “俗名挂榜山,又名野岜山。峭壁耸拔。有三层岩,可容千人。顶有天然石池,其南麓一谷尤奇绝。从麓拾级而升,中有女玉井,上有明和洞,洞三层极深邃,再上为雷坛,雷坛深处为飞云谷、白猿崖、横烟障、香炉峰,皆名胜”。
即临烝县。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市。《南齐书·州郡志》 作临蒸县。
北周武成二年(560)改南晋寿县置,属九陇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1九陇县:“取九陇山为名。”隋属蜀郡。唐为彭州治,移治今彭州市。《宋史·仁宗纪》:天圣元年(1023)闰九月,“禁彭
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北二十里曹路。清时有把总驻守。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川沙县北有 “曹家路”。
金兴定元年 (1217) 改河南府置,建号中京。治所在洛阳县 (今河南洛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渑池县以东,巩义、登封二市以西,北起黄河,南至伊川县地。元改为河南府路。金兴定元年(1217年)改河南府置
1935年由宁德县析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周墩 (今福建周宁县治狮城镇)。1945年改置周宁县。
①西晋分移风县置,属九真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北。南朝梁、陈间废。②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积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晋置,治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北,属九真郡。南朝梁
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积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北。后废。
自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双头山,东北至承德市西北大庙。长22.6公里。为锦古铁路支线。日伪于1942年建成。1945年拆除。
在今湖北石首市东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石首县:龙盖山“在县东二里。县之主山也。与繍林,马鞍为三峰,俱错列江滨。《水经注》:‘大江右有龙穴水口’。今龙盖山上有石湫,号龙穴水,下流入江。相传唐李卫公征萧
即金邻国。在今泰国曼谷湾西北岸之叻丕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 引竺枝 《扶南记》 曰: “林锡国在金陈国步道二千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