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川镇
即今山西高平县西野川乡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 野川镇 “在高平县西南二十里”。
在山西省高平市中西部。面积93.1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野川,人口2760。地处许河谷地,土肥草绿,地旷人稀,故名野川。1949年属高平县三区。1956年建野川乡,1958年属晋城县高平公社。1961年改野川公社,1984年复乡,1996年置镇。2001年杜寨乡并入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。有煤矿和炼铁、铸造、水泥、粮食与食品加工等厂。有公路通市区。有关帝庙唐代经幢、东岳庙泥塑。
即今山西高平县西野川乡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 野川镇 “在高平县西南二十里”。
在山西省高平市中西部。面积93.1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野川,人口2760。地处许河谷地,土肥草绿,地旷人稀,故名野川。1949年属高平县三区。1956年建野川乡,1958年属晋城县高平公社。1961年改野川公社,1984年复乡,1996年置镇。2001年杜寨乡并入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。有煤矿和炼铁、铸造、水泥、粮食与食品加工等厂。有公路通市区。有关帝庙唐代经幢、东岳庙泥塑。
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长江中。初本无滩。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),黄官漕山因雨崩裂,土石陨江中,与江中石梁相逼,形成巨滩。舟行其下,往往覆没。后屡经凿治,始稍平易。
唐天宝元年(742)改勤州置,治所在富林县(今广东云浮市西南富林镇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春、云浮二市相连地区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勤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勤州置。治富林县(今云浮市西南富霖)。辖
五代楚改昌江县置,属岳州。治所即今湖南平江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)升为平江州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改县,属岳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在湖南省东北部汨罗江流域,与湖北、江西
即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西南五十八里湾潭镇。清属长乐县,有县丞驻此。
在四川崇州市西北和平乡。《元史·兵志三》:五路万户府军屯:置立于成都路崇庆之大栅镇孝感乡。“平阳军屯:置立于灌州青城、崇庆州大栅头”。
南宋隆兴二年 (1164) 以孝宗潜邸升剑州置,治所在普安县 (今四川剑阁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梓潼、剑阁二县及江油市东北地。绍熙元年(1190) 升为隆庆府。南宋隆兴二年(1164年)改剑州置,治普安
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置,在今贵州兴义市南。
在今广西灌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灌阳县: 峡水 “在县东北五十里。源出县北七星、抱子诸山,西南流经峡山,因名。其间有大龙、大埠、三贵诸滩,又南入于灌水”。
亦作上安郡。西魏改武进郡置,属邓州。治所在尚安县 (今四川南坪县西北)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
唐置,属羁縻充州。治所在今贵州余庆县西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贵州省余庆县西北。属充州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