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郧西县

郧西县

明成化十二年 (1476) 置,属郧阳府。治所即今湖北郧西县。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 “成化中,析郧之武阳里,上浑之浑里置今县,以在郧乡之西,故名。” 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

在湖北省西北部,西、北邻陕西省。属十堰市。面积3509平方千米。人口50.3万。辖9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三国魏于境西置平阳县,属魏兴郡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平阳为兴晋。南朝齐末废。西魏置上津县。元省上津县为上津镇。明洪武八年(1375年)复置上津县,属襄阳府。成化十二年(1476年)析郧县、上津县各一部置郧西县,驻南门堡。因位于郧县之西,故名。属郧阳府。《大明一统名胜志·湖广郧阳府志胜》:“成化中,析郧之武阳里,上津之津阳里置今县。以在郧乡之西,故名。”清顺治十年(1653年)省上津入郧西。1914年属襄阳道,1927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陕西省两郧专区。1950年划回湖北省,属郧阳专区。1952年属襄阳专区。1965年属郧阳专区。1970年属郧阳地区。1994年属十堰市。地处鄂西北山地,属大巴山东段,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。汉水经南部,东部有天河、中部有金钱河由北向南注入汉水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主产玉米、小麦、薯类,并产油桐、核桃、生漆、龙须草等。油桐籽产量居省前列。有化工、机械、建材、医药、电力、食品等厂。有郧漫、郧羊等公路,汉水、金钱河可通航。名胜古迹有上津古城墙、白龙洞猿人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布雅密河

    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北白杨木河。清屠寄《黑龙江舆图说·呼兰厅》:“布雅密河即金史蒲卢买水,亦作婆卢买水……。源出察哈尔库山,西南流七十三里,径温家窝棚东,又东迤南十四里注松花江。”“布雅密,国语(满语)

  • 朱家河镇

    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四十八里朱河镇。清雍正十年(1732)移瓦子湾巡司于此。乾隆五十六年(1791)裁,改主簿。

  • 和硕特南左翼中旗

    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同德县西南黄河以东一带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南左翼中旗: “牧地西滨黄河。有恰克图河,东南来流入之。东至巴哈图尔根,南至阿尔坦果尔,西至伊克图尔根,北

  • 交水

    ①在今陕西长安县(韦曲镇)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3西安府:交水在“府南三十里。一名福水。上承樊川,西至石碣,遂分为二: 一注沣水,一入昆明池”。②即今云南曲靖市北二十六里西平镇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)

  • 杉松冈

    即今吉林辉南县东南杉松冈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辽宁辉南县:“县属杉松岗,距县市西南三十五里。……本地以产炭著闻。”沈吉铁路有支线经此。

  • 弥牟镇

    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引 《益州记》: “弥牟镇有八阵图。” 为成都至陕西长安必经之地。《新唐书·陈敬瑄传》: 龙纪元年(889),“敬瑄屯弥牟、德阳,树二璧拒 (王) 建”;《

  • 五宝镇

    亦作五保镇。即今四川荣县东南五宝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29:“五保镇在县南五十里。”宣统三年(1911)八月,同盟会在此发动反清起义,史称荣县起义。(1)在重庆市江北区东部。面积41平方千米。人口1

  • 萧王寨

    即今河南信阳县东北六十里萧王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4: 同治元年 (1862) 九月,“进攻萧王寨”。

  • 鼋山

    即鼋头山。今江苏吴县市太湖中,洞庭西山东支。南宋范成大 《吴郡志》 卷15: “鼋头山,一名鼋山,在洞庭西山之东麓,有石闯出如鼋首,相传以名。”即“鼋头山”。

  • 青沟梁

    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北。民国 《朝阳县志》卷5: 青沟梁 “在县北八十里,大青山之支麓也”。清设千总驻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