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马县
1912年改那马厅置,属广西南宁道。治所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周鹿镇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1年和隆山县合并改置马山县。
旧县名。1912年由那马厅改置,治那马(今广西马山县西南周鹿镇)。1915年将武鸣县承审之定罗土司全部地,白山、古零、旧城、兴隆等土司和武鸣县属各插花地并入。1952年撤销,与隆山县合并,设立马山县,迁今马山县驻地白山镇。
1912年改那马厅置,属广西南宁道。治所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周鹿镇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1年和隆山县合并改置马山县。
旧县名。1912年由那马厅改置,治那马(今广西马山县西南周鹿镇)。1915年将武鸣县承审之定罗土司全部地,白山、古零、旧城、兴隆等土司和武鸣县属各插花地并入。1952年撤销,与隆山县合并,设立马山县,迁今马山县驻地白山镇。
明置,在今广西阳朔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阳朔县: 榕树关在 “县西二里”。
即今天津市静海县西北二十二里台头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大城县图:东北有台头。
亦名寺头镇。北宋置,属澄城县。即今陕西澄城县东南四十二里寺前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二》 引《县志》:“寺头镇在县东南四十里,即寺前镇。明嘉靖二十五年筑城,名曰遵义堡。”(1)在安徽省太湖县东北部。面积
1945年改新源设治局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新源县。1946年改名新源县。旧县名。1945年由新源设治局升县,并更名巩乃斯。以贯穿境内的巩乃斯河而命名。治那里格(今新疆新源县驻地新源镇)。1946
在今四川成都平原北部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7成都府: 清白江 “在新繁县北一十里。宋赵抃过此,尝曰: 吾志如此江清白,虽万类混淆,其中不少浊也,因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一》: 清白江 “自灌县南分沱江
在今广东三水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三水县: 岩石营 “在县北六十五里”。
即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北九十里谦六彝族乡驻地谦糯。清嘉庆时置圈糯土千总。光绪十三年 (1887) 于此置镇边厅,十八年 (1892) 迁勐朗坝(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)。
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。为盐场。此处历来为我国著名盐产区。西汉时置盐官。唐、宋置云安监。明置云安场盐课司。清置盐课大使。民国置云阳场知事。
一作昌凝湖。又名昌宁海。在今甘肃金昌市东北。水磨川自永昌县出边墙东北流至宁远堡北四十里潴为湖。清梁份 《秦边纪略》 卷2: “湖在永昌卫北一百里,镇番卫西一百五十里。明万历间,夷青把都据之,与庄浪大松
即今江西武宁县东箬溪,地当箬溪水入修水之口。有渡,清时设把总驻防。同治 《南昌府志》卷6武宁县市镇: 箬溪市 “距县四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