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渭砦
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改通渭堡置,属通远军。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南什川乡古城。元丰中升为通渭县。崇宁五年 (1106) 复为砦。金又升为通渭县。
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改通渭堡置,属通远军。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南什川乡古城。元丰中升为通渭县。崇宁五年 (1106) 复为砦。金又升为通渭县。
在今海南省文昌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4琼州: 焚艛,“ 《平黎记》 云: 汉武帝发兵南来,到雷州海岸,造艛船渡兵,过海上岸,黎人并不出降,亦无兵粮。李将军于琼州海岸焚舟而回。今号为焚艛”。《清一
在今云南临沧县东南百余里宁安村。清时有千总把总驻防。
即今云南个旧市。明代为个旧村,属蒙自县。正德《云南志》卷4临安府土产:“锡,蒙自个旧治村出。”
清光绪十八年(1892)改上思州置,属广西省。治所即今广西上思县。辖境相当今广西上思县及宁明县部分地。1913年改为上思县。清光绪十八年(1892年)改上思州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。直隶广西行省
即今四川会东县南之鲹鱼河。《清一统志·宁远府一》:玉虹河“在会理州东。自州东北发源,南流经苦竹坝,又东南入金沙江”。
即今上海市南汇县东南三十四里泥城镇。清时有县丞驻此。在上海市南汇区东南部。面积29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泥城,人口 1510。 相传清道光、咸丰年间,贫民来此筑土堤垦殖,泥堤状如城,故名
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缑氏镇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二年 (前520),“十二月庚戌,晋藉谈、荀跞、贾辛、司马督帅师军于阴、于侯氏、于谿泉”。古邑名。侯,又作缑。春秋周邑。即今河南省偃师市南缑氏,
又名汆来庙。即今江苏松江县南十七里泖港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金山县东北有 “大泖港”。
明置,即今辽宁辽阳县西北黄泥洼镇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3: 长安堡下有 “黄泥洼台大墩”。即此。
即兴凯湖。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中俄两国边境。《金史·世纪》 “斡带进至北琴海,攻拔泓忒城,乃还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