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道县
①西汉置,属长沙国。治所在今湖南涟源市东。东汉属长沙郡。三国吴属衡阳郡。南朝宋省入湘乡县。
②三国吴置,属宁浦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东南百里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为兴道县。
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涟源市东。属长沙国。东汉属长沙郡。三国吴改属衡阳郡。南朝宋并入湘乡县。(2)三国吴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东南。属合浦郡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名兴道县。
①西汉置,属长沙国。治所在今湖南涟源市东。东汉属长沙郡。三国吴属衡阳郡。南朝宋省入湘乡县。
②三国吴置,属宁浦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东南百里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为兴道县。
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涟源市东。属长沙国。东汉属长沙郡。三国吴改属衡阳郡。南朝宋并入湘乡县。(2)三国吴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东南。属合浦郡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名兴道县。
即沙面。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南。
①在今河北柏乡县北十四里。东汉光武帝即位处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建武元年(25)行至鄗,“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”。又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高邑县“有千秋亭、五成陌,光武帝即位于此”。
即越城岭。为五岭之一。在今广西全州、资源二县间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光化三年(900),“静江节度使刘士政闻马殷悉平岭北,大惧,遣副使陈可璠屯全义岭以备之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又称越城岭、越岭、始安岭、临源岭
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东北河崖头村西。齐景公,名杵臼,系姜齐第二十五代国君。公元前547—前490年在位,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。《论语·季氏篇》 记载:“齐景公有马千驷,死之日,民无德而称焉。
在今浙江湖州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湖州府: 宜堰 “明初克宜兴,遣杨国兴出太湖,破张士诚于旧馆,又平宜堰口三十六寨”。即此。
东晋太元十五年 (390) 以汉中郡流民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南长乐县 (在今四川德阳市境)。南朝宋元嘉十六年 (439) 改属益州。齐废。
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石城县:石篱山“在县北四十里。其西、南、北三面皆竣,东稍平,叠石如篱”。
西汉置,属齐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四十里利城。东汉属乐安国。西晋改利益侯国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。属齐郡。南朝宋废。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居庸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延庆州:延庆卫在“州东南四十里居庸关口,本名隆庆卫,建文四年燕王置卫于此。隆庆初,改今名。领左、右、中、前、后五千户所”。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)废。明
亦作天桥厂。即今辽宁凌海市西南天桥乡。清置巡司于此。1915年改置县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