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赵城县

赵城县

隋义宁元年 (617) 置,属霍山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镇东北。唐属晋州,麟德初移治今赵城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12赵城县: “因故赵城为名。”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废。元丰三年 (1080)复置,政和三年 (1113) 升庆祚军。金复为赵城县,属平阳府。元属霍州。明属平阳府。清属霍州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1954年与洪洞县合并为洪赵县。


古旧县名。隋义宁元年(617年)析霍邑县置,治今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东北。因故赵城为名。属霍山郡。唐麟德元年(664年)徙治今赵城镇西南。属晋州。《新五代史·李存孝传》:张滨、韩建伐晋,屯阴地关。晋遣李存孝军于赵城,即此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省为镇。元丰三年(1080年)复为赵城县。属平阳府。政和三年(1113年)以为造父始封之地,升为庆祚军。金复为县。明宣德五年(1430年)移治今赵城镇。金以后或属平阳府,或属霍州。1954年与洪洞县合并,改为洪赵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鹤山

    ①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98临海县:白鹤山“在县东二十里。上有深湖,中有磐石,前有石鼓,俗传石鼓鸣则兵乱”。②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二十六里。《寰宇记》卷94引《吴兴记》云:“昔乌程人姚紾化为白

  • 千金寨

    一名千山台。在今辽宁抚顺市区东南。清宣统元年(1909)抚顺县由浑河北岸移此。

  • 紫石县

    1943年由东台、泰县、如皋3县析置,治所在海安镇 (今江苏海安县)。1948年改名海安县。旧县名。苏中抗日根据地设。1943年由江苏省东台、泰县、如皋三县析置,治海安镇(今海安县城)。为纪念民主人士

  • 张黄港

    即今江苏如皋市西南张黄港,出港口即为大江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如皋县西南有“张黄港”。集镇名。在江苏省如皋市南部、焦港东岸。属石庄镇。人口400。因昔为港口得名。曾为江北生猪和农副产品外运重要货运

  • 象城县

    隋仁寿元年 (601) 改广阿县置,属赵州。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乡。大业二年(606) 改为大陆县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名象城县,属赵州。《元和志》 卷17: “取县西北古象城为名。”

  • 唐胥铁路

    清光绪六年 (1880) 动工修建,次年通车。从唐山至胥各庄。长约10公里。此路是为运开平煤矿的煤而修筑,为中国自办铁路之始。今为京哈线的一段。旧铁路名。在河北省东部。自唐山至胥各庄(今丰南区),长约

  • 白苟堆

    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南。南朝梁置西淮州及淮川郡于此。《北齐书·尧雄传》:“雄曰,白苟堆,梁之北面重镇。”即此。

  • 拾回 (迴) 桥镇

    一作十回桥镇。即今湖北荆门市南拾回桥镇。清嘉庆 《荆门直隶州》 卷7 《集镇》:东南,“十回桥镇,一百二十里”。

  • 青杨岔

    即今陕西靖边县东南青阳岔镇。1934—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赤延县治此。

  • 袁溪

    即今湖北鄂州市西南之长港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1寿昌军: 樊溪 “亦名樊港,又曰袁溪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武昌县: “又西南有樊港,一名樊溪,又名袁溪,汇县南湖泽凡九十九,北入大江,曰樊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