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眺北楼
又名谢眺楼、谢公楼、叠嶂楼。南齐谢眺建。在今安徽宣州市城内。唐咸通中刺史独孤霖改名叠嶂楼。李白 《秋登宣城谢眺北楼》 诗云: “江城如画里,山晚望睛空……谁念北楼上,临风怀谢公。”杜牧 《题宣城开元寺》 诗有 “南朝谢眺楼,东吴最深处”。
又名谢眺楼、谢公楼、叠嶂楼。南齐谢眺建。在今安徽宣州市城内。唐咸通中刺史独孤霖改名叠嶂楼。李白 《秋登宣城谢眺北楼》 诗云: “江城如画里,山晚望睛空……谁念北楼上,临风怀谢公。”杜牧 《题宣城开元寺》 诗有 “南朝谢眺楼,东吴最深处”。
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北六十二里老边乡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承德县图:西北有老边。
即今广东英德市北沙口镇。粤汉铁路经此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英德县北有沙口墟汛。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置,属马湖路。治所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中都镇。至正六年(1346)废入沐川长官司。
亦作索廓克鄂模。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西北之嘎顺诺尔 (居延海)。清齐召南 《水道提纲》 卷5: 山丹水 “又西北有昆都伦水自东北来注之,又北为二巨泽: 西北曰索廓克鄂模,池周九十里; 其东北曰索博鄂模,
黄河津渡名。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。东汉中平元年(184)为镇压黄巾起义,在津上置关戍守,为八关之一。《后汉书·何进传》:中平六年(189),袁绍大诛宦官,“张让、段珪等困迫,遂将帝与陈留王数十人步出(洛
在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,对岸为朝鲜境。清张凤台《长白征存录》卷3:“大小冷沟子,改名景和乡。沟与韩国黑河对口。黑河即长津江,为咸兴南道最大之水。”
即今山东章丘市北獭河,为小清河旧渠之上源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杨绪沟水“出逢陵故城西南二十里,西北径土鼓城东,又西北径章丘城东,又北径宁戚城西,而北流注于济水也”。《寰宇记》卷19章丘县:“杨绪水,一名
①在今江苏靖江市南十里,长江北岸炮台圩。长江自泰兴市东南而来,过此折向东北,形势险要,江面亦最窄。旧设有炮台防守,与江南岸江阴黄田港炮台遥相对应,相距仅六里余,为江路咽喉。②即今江苏南通市西长江滨之天
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北夏驾山南。宋 《嘉泰会稽志》 卷10上虞县: 夏盖湖 “在县 (治今丰惠镇)西南 (系 ‘北’ 之讹) 四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绍兴府上虞县: 夏盖湖,“唐长庆二年开以溉田,湖
清雍正元年 (1723) 置,属直隶省。治所即今河北承德市。十一年 (1733) 改为承德州。乾隆七年 (1742) 复置热河直隶厅,四十三年 (1778) 改置承德府。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年)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