诺尼木伦河
亦作诺尼江。即今黑龙江省西部之嫩江。清方式济 《龙沙纪略》: “诺尼江即脑温江。乾隆《盛京通志》 作诺尼。蒙古语谓脑温为碧,诺尼意同。今呼嫩江。”
亦作诺尼江。即今黑龙江省西部之嫩江。清方式济 《龙沙纪略》: “诺尼江即脑温江。乾隆《盛京通志》 作诺尼。蒙古语谓脑温为碧,诺尼意同。今呼嫩江。”
在今黑龙江省嘉荫县西北。源出伊春市东北小兴安岭南,东北流至嘉荫县西北双河镇附近注入黑龙江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4:乌云河在“(乌云)县东南百里。二源出玛哈拉山,东北流九十里注于黑龙江”。
在今湖北宣恩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高罗安抚司:水心寨在“司南三里。有水心山,砦据其巅”。
一名桃坑湖。在今福建长乐市南十余里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 桃枝湖 “五代王闽时所凿。宋咸平、熙宁中再浚。周五百余丈,溉田二十九顷”。
即今吉林农安县西伏龙泉镇。道通长岭县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6:农安县西“一百一十里伏龙泉屯”。
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叙永厅》:吼西关“在厅南一百二十里,与镇雄州接壤”。
明置,属迁安县。为长城关口之一。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北冷口。地处燕山山脉青龙河支流冷口沙河谷道, 为控御要隘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迁安县:冷口关在“县北七十里。明初,三卫贡道由冷口入。有关城……《志》云:东
秦置,属薛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州城镇西北十五里。汉高帝十一年 (前196) 封功臣赵衍为侯国,后仍为县,属东郡。东汉属东平国。西晋属东平国治。北魏属东平郡。北齐移治须朐城 (今山东东平县西北)。隋开
唐武德七年 (624) 置,属并州。治所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十二里洛阴村。贞观元年 (627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析阳曲县罗阴城置,治今山西省阳曲县东洛阴。属并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又降为
唐方镇名。又名泽潞。至德元年 (756)置泽潞沁节度使,治所在潞州 (今山西长治市)。辖境屡有变动,较长期领有泽、潞、沁三州,相当今山西霍山以东及河北涉县地。广德元年 (763) 又置相、卫六州节度使
即今台湾省台中县西清水镇。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)日本侵台时,“彭年驻兵牛骂头,将扼大甲溪”。即此。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改名清水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清水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