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城县
东晋义熙中置,为淮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。《魏书·高闾传》:高祖时, 闾上表云:“欲修渠通漕,路必由于泗口;泝淮而上,须经角城。淮阴大镇,舟船素畜……角城蕞尔,处在淮北,去淮阳十八里,五固之役,攻围历时,卒不能克。”北齐改名文成县。
古县名。东晋义熙中置,治今江苏省淮安市西南古淮河与泗水交汇处。属淮阳郡。北齐改名文城县。
东晋义熙中置,为淮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。《魏书·高闾传》:高祖时, 闾上表云:“欲修渠通漕,路必由于泗口;泝淮而上,须经角城。淮阴大镇,舟船素畜……角城蕞尔,处在淮北,去淮阳十八里,五固之役,攻围历时,卒不能克。”北齐改名文成县。
古县名。东晋义熙中置,治今江苏省淮安市西南古淮河与泗水交汇处。属淮阳郡。北齐改名文城县。
唐乾宁二年(895)昌州守韦君靖建,在今四川大足县西北三里北山上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1昌州:“韦君靖,刺昌(州),筑永昌寨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69大足县:永昌砦“静南令胡密作碑以记其事。略云:景福元年,
北宋筑,属银城县。即今陕西神木县东六十里栏杆堡。元废。
即今陕西柞水县治。明属镇安县,于此置旧县巡司。后废。清嘉庆七年(1802)移孝义厅治此。1913年改为孝义县。1914年改名柞水县。
①亦名天子城、天字城、天自成。南宋淳祐间为抗元而建。在今四川万县市东北天城山。明正德《夔州府志》卷7:“天自城在(万)县西。其山四面旋绕、自然如城。”因名。城在山上,四面峭壁如堵,惟西北一经可登至。形
在今山东泰安市泰山支峰鹤山间后石坞之下。清聂 《泰山道里记》: “有乱石沟水, 南流过壁尘桥,东折经鹤山北,又东汇为洗鹤湾。夹岸陡险,苍松欹卧如梁。水萦回而东注,达于谿里峪。”
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旧芙蓉驿置,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。明初置,在今广东省英德市西南。
在今新疆吐鲁番市境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西州: “自州西南有南平、安昌两城。”(1)高昌国置,确址无考,约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南。(2)西晋建兴元年(313年),代公猗卢于故平城南筑新平城,
即今云南勐腊县城。清雍正七年(1729) 置猛腊土千总,后改为土把总。
明洪武十六年(1383)改中都云板水等处长官司置,属都匀安抚司(后改都匀府)。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北二十里邦水。清以后废。“邦水”系布依语音译,意为水塘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年)改中都云板水等处长官
在今辽宁大石桥市南十六里永安乡西田村一孤立的山丘上。海拔69.3米。1974年开始在这里进行多次发掘,在山的西部第3地点和东部第1地点发现人骨化石、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,以及烧土块、灰烬、炭粒、烧骨等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