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园

西园

①在今河北临漳县西。为三国魏武所作。曹植《公宴诗》:“清夜游西园,飞盖相追随。”

②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留园之西,今名西园寺。为戒幢寺与西花园放生池的合称。始建于元至元年间,初名归元寺。明末改名戒幢律寺。为江南名刹之一。园内以泥塑罗汉和放生池中所养大鼋最为著称。

③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西部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宝元年(550),“王僧辩军至鹦鹉洲,……(邵陵王)纶集其麾下于西园”。胡注:“园在郢城西偏,故曰西园。”


(1)东汉末曹操建,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。曹植有诗曰:“清夜游西园,飞盖相追随。”即此。(2)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,与留园东西相望。元代为归元寺,明嘉靖年间与留园的前身东园同为太仆徐时泰的宅园。后其子工部郎中徐溶舍园为寺,取名复古归原寺。崇祯八年(1635年)茂林律师住持该寺,宏扬“律宗”,更名为戒幢律寺。清咸丰十年(1860年)寺毁于战火,同治、光绪年间陆续重建。现西园是戒幢律寺及其西寺园的总称,为一组完整的佛教建筑。戒幢律寺为江南名刹之一,布局严整,主要建筑有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罗汉堂、观音殿、藏经楼等。大雄宝殿重檐歇山顶,七楹南向,端庄雄伟。殿西即罗汉堂,屋宇深广,共48间,呈田字形。以佛教四大名山塑座为中心,泥塑金身罗汉五百尊,分单双号对称排列。罗汉神态各异,尤以疯僧、济公两尊塑像,形象逼真,妙趣横生。香樟木雕千手观音,构思奇巧,技艺高超。罗汉堂后是宽广明净的寺园。全园以放生池为中心,环池亭台馆榭,曲槛回廊,掩映于山石花木间。湖心亭重檐六角,以曲桥贯通两岸,构筑颇为巧妙。

西  园


猜你喜欢

  • 哈密河

    一名喀喇乌苏。在今新疆哈密市东。源出县东北,西南流经县治东,南流入大小南湖,折西潴为大泉海子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71: “塔勒纳沁之岭,哈密河源出焉。其东为必柳岭水,合塔勒纳沁河,西南流径城西,

  • 力士营

    在今云南祥云县南九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云南县:力士营“相传诸葛武侯驻兵之地”。

  • 雉衡山

    在今河南南召县东。原名衡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阳郡雉县: “衡山,沣水所出。” 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醴水 “出南阳雉县,亦云导源雉衡山,即 《山海经》 云衡山也。……马融 《广成颂》 曰,面据衡阴,

  • 达巴宗

    一名达巴喀尔、达噶尔谿。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东南八十里达巴。为西南边陲重地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札达县东南达巴村。1960年与札布让宗合并,改置札达县。

  • 五子山

    又名五华山、京兆山。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北五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84武连县:五子山“在县北七十三里。西自龙州界,迤逦斜连马阁山顶,其山至此,特起五峰,雁行相次,高五百丈,因名五子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剑州

  • 上马渡

   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北。《明史·秦良玉传》:崇祯末,“张献忠速破官军于观音岩、三黄岭,遂从上马渡过军”。

  • 合河关

    ①在今山西兴县西北裴家川口。《元和志》卷14岚州合河县:合河关“在县北三十五里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开元九年(721),“先是,叛胡潜与党项通谋,攻银城、连谷,据其仓庾,张说将步骑万人出合河关掩击,大破

  • 系舟山

    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。为滹沱河、汾河分水岭。《寰宇记》卷42忻州秀容县:“系舟山,尧遭洪水系舟于此,在县南四十里。”即此。又称小五台、丛蒙山。在山西省太原市东北。绵亘于定襄、忻州、阳曲三县市交界处。相传

  • 银城县

    ①南朝陈置,属鄱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西德兴市东北新建乡银城坂。隋废入鄱阳县。②西魏改石城县置,属绥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境。北周保定二年 (562) 迁至石龟镇 (今陕西神木县南四十里)。隋属雕阴郡,大业

  • 泉州卫

    明洪武元年 (1368) 置,属福建都司。治所在今福建泉州市西。清康熙五年 (1666) 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