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草屯镇

草屯镇

即今台湾省南投县北草屯镇。旧名草鞋墩。日本占领期间设草屯庄,后改草屯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草屯镇。


在台湾省南投县西北端,北接台中县。面积104.4平方千米。人口约9万。清代名北投堡,属台湾县。日占初设草鞋屯区,属南投厅;1920年后改设草屯街,属台中州。1945年光复后废街置镇,属台中县南投区。1950年改属南投县。大肚溪流经北境。东部高山屏列,西部河溪纵横。产稻、甘蔗、烟草和粉薯等。水果盛产香蕉、荔枝。有省、县重要畜牧业基地和淡水养殖业。3号省道纵贯西部,14号省道横贯镇境。古迹有登瀛书院、洪氏家庙、龙德庙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芜湖水

    水阳江及青弋江下游别名。在今安徽芜湖市、县间。《元和志》卷28当涂县:“芜湖水在县西南八十里。源出丹阳湖,西北流入于大江。汉末湖侧亦尝置芜湖县,吴将陆逊、晋谢尚、王敦皆尝镇此。”

  • 勒且溪水

    今青海平安县南沙沟河。东汉时为勒姐羌居处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湟水又东,勒且溪水注之。水出县东南勒且溪,北流径安夷城东,而北入湟水。湟水有勒且之名,疑即此号也。”

  • 大州堡

    北宋元丰四年(1081)置,属乐共城。在今四川纳溪县南永宁河西花果镇(大洲驿)。南宋属纳溪县。后废。

  • 湓城县

    隋大业初改彭蠡县置,为九江郡治。治所即今江西九江市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江州浔阳县:“炀帝改为湓城,取县界湓水为名。” 唐初改为浔阳县。古县名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以彭蠡县改名,以县界湓水得名。治今

  • 岩前寨

    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岩前镇。北宋嘉定十七年 (1224) 以其地险远,在黄杨岩下置寨守御,属永安县。绍定四年 (1231) 增兵戍守。元至元中设巡司,仍隶永安县。明洪武初改名黄杨寨巡司。南宋嘉定十七年(1

  • 曹娥堰

    在今浙江上虞市治百官镇西曹娥江西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绍兴府: 曹娥堰 “在府东九十里。水流湍急,两岸逼江,其地有曹娥渡及曹娥埭”。

  • 马迹镇

    北宋置,属岐山县。在今陕西岐山县东。元废。在湖南省衡山县西部。面积34.6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迹桥,人口2500。昔传溪边石板上有马足迹,后在此建石拱桥,故名马迹桥,镇因桥名。195

  • 步雄部

    宋大理置,属善阐府。在碌云异城(今云南江川县东北二十六里龙街)。元改江川县。大理后期置,治今云南省江川县东北江城南。属善阐府。蒙古宪宗时改置千户,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改为江川州。

  • 洒金平

    在今青海乐都县西二十里大峡附近。北宋崇宁二年(1103)于此置绥远关。

  • 云湖桥店

    即今湖南湘潭县西三十九里云湖桥镇。清乾隆《湘潭县志》卷5有云湖桥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