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茂州

茂州

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南会州置,治所在汶山县 (今四川茂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32茂州: “以茂滋山为名。” 按 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、《舆地纪胜》、《方舆胜览》 均作茂湿山。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四川卷上: 茂州 “唐名州。北有茂湿山。《方舆胜览》 云:山多木,甚茂密,岚气蓊郁,因名茂湿。州之得名以此”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通化郡,乾元元年 (758)复为茂州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、汶川、北川等县地。元属吐蕃宣慰司。明属成都府,废汶山县入本州。清雍正六年 (1728) 升为直隶州,属四川省。1913年降为茂县。


唐贞观八年(634年)改南会州置,“以郡界茂湿山为名”(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)。治汶山县(今茂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茂县、汶川、北川等县和理县部分地区。设都督府,初领羁縻州十,后增至羁縻州三十九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通化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茂州。宋属成都府路,领羁縻州十。元属土蕃宣慰司。明洪武中省汶山县入州,属成都府。清雍正五年(1727年)升为直隶州。属四川省。辖境相当今茂县、汶川二县和黑水县东部、松潘县南部地区。1913年废州改为茂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永兴集

    ①即今江苏阜宁县西南四十五里永兴集。清光绪《阜宁县志》卷2:“永兴集、朦胧镇均治西南四十五里。朦胧在射阳湖南岸,昔为巨镇,今废。与永兴集临湖相望。”②即今安徽颍上县西北五十里新集镇。清光绪《颍上县志》

  • 罗秀墟

    即今广西象州县东北六十里罗秀乡。清乾隆《象州志》 卷1: “罗秀墟在北下里,离城六十五里。”

  • 观津县

    西汉置,属信都国。治所在今河北武邑县东二十五里观津村。东汉属安平国。北魏改名灌津县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复置,属冀州。大业初废。唐贞观元年(627)复置,寻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武邑

  • 溪口卡

    在今湖南吉首市东南,乾州城东南三十五里。在河溪东十里。清严如熤 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溪口“右负峻岭,左临深涧,为乾苗出泸溪之路”。

  • 护国军

    唐五代方镇名。唐光启元年(885)以河中节度使号为护国军,治所在河中府(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三川河以南、太岳山及析城山以西地区,河南卢氏、栾川、灵宝等县,陕西大荔、韩城、合阳、白水

  • 土僚长官司

    元代置,属乌蒙路。治所在今云南盐津、大关二县境。土僚亦作土老、秃老、秃剌,为族名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)废。

  • 宣庄镇

    即今河北丰南市南十二里宣庄镇。清《畿辅舆地全图》 丰润县: 宣庄镇在 “县南八十里”。

  • 平陶县

    西汉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文水县西南二十里平陶村。北魏太武帝改为平遥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文水县西南。属太原郡。北魏太武帝名焘,因而改为平遥县,移治今县址。

  • 平溪上塘罗骆家等处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播州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平溪镇。后废。

  • 河阴仓

    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。为唐代漕运中转站。《元和志》 卷5河阴县: 唐开元二十二年 (734)裴耀卿为相,“兼转运都使,于是遂分置河阴县及河阴仓。……自江、淮来者悉纳河阴仓,自河阴候水调浮漕送含嘉仓,又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