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武卫
明洪武十一年 (1378) 置,属中都留守司。治所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北四十五里。后废。
明洪武十一年(1378年)置,治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北。后废。
明洪武十一年 (1378) 置,属中都留守司。治所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北四十五里。后废。
明洪武十一年(1378年)置,治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北。后废。
即陶丘。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七里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济水 “又东径陶丘北。《地理志》 曰:《禹贡》 定陶西南有陶丘。陶丘亭在南,《墨子》 以为釜丘也”。并引 《竹书纪年》: “魏襄王十九年,薛侯来会王
西汉高帝七年(前200)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南二十三里。东汉废入宛县。古县名。西汉高祖七年(前200年)封王翳为杜衍侯于此。后置县,治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南。属南阳郡。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:东
①唐天宝十三年(754)置,属安昌郡。治所在索恭川(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南)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河州:“西八十里索恭川有天成军。”至德初陷于吐蕃。②唐置,治所即今山西天镇县。后废。唐置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淄州置,治所在淄川县 (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、高青、邹平、桓台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改为淄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淄州置,治淄川县(即今山
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二十六里青村镇。清时有把总驻守。
东晋改青州置,治所在东阳城(今山东青州市)。因侨置青州于广陵(今江苏扬州市西北),故称北青州。后复为青州。
本西域大宛国都,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千东南卡散赛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 “大宛国,王治贵山城,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。”西域大宛国国都。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南卡散赛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武峨州置,治所在武峨县 (今越南北太省太原东北武崖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北太省南部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武峨州。
唐置,故址在今山西阳曲县北三十里何庄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阳曲县“有赤塘关”。金置赤塘关镇。约在今山西省阳曲县北河庄一带。唐属阳曲县。
俗名老爷山。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大通县(今城关镇)“南:元朔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