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苏州市

苏州市

1928年由吴县城区析置,属江苏省。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。1930年撤销,并入吴县。1949年5月解放后复置苏州市,属苏南行署区。1952年复属江苏省。


简称苏,别称姑苏。在江苏省东南部,北濒长江,南越太湖,东、南连上海市嘉定、青浦二区和浙江省嘉兴、湖州二市。面积 8488 平方千米(市辖区 4044 平方千米)。人口590.9万(市辖区216.8万)。辖平江、金阊、沧浪、虎丘、吴中、相城6区,代管常熟、张家港、太仓、昆山、吴江5市。市人民政府驻苏州新区三香路。春秋为吴都之地,筑阖闾城。战国属越、楚。秦置吴县,为会稽郡(治今苏州)治。东汉永建四年(129年)分置为吴郡。三国属吴。南朝梁太清三年(549年)改吴州,大宝元年(550年)复为郡。南朝陈祯明元年(587年)复置吴州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因境内姑苏山改名苏州。《元和郡县志》苏州:“因姑苏山为名。”大业初复曰吴州,寻又为吴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曰苏州,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属江南东道。天宝初曰吴郡,乾元初复曰苏州。五代为吴越国地。北宋初称苏州,政和三年(1113年)升为平江府,属两浙路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改平江路,属江浙行省。明初改为苏州府,直隶南京。清仍名苏州府。1912年废府留吴县。1914年为苏常道,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49年析吴县城区置苏州市,由苏南行署区直辖,同时置苏州专区。1952年改由江苏省直辖。1958年划归苏州专区领导。1962年再改由江苏省直辖(地级)。1970年苏州专区改曰苏州地区。1983年苏州地区撤销,原辖吴县、太仓、昆山、吴江、沙洲五县和常熟市划入本市。1986年沙洲县改张家港市,1989年昆山县改市,1992年吴江县改市,1993年太仓县改市。1995年吴县改吴县市,2000年吴县市改设吴中、相城二区。地处太湖平原,太湖湖区和沿岸有低山残丘。京杭运河、望虞河、元和塘、胥江、吴淞江沟通长江和太湖、阳澄湖,素有“水乡”之称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市郊乡镇工业和农业发达。农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蚕茧、淡水鱼等,有“鱼米、丝绸之乡”美誉。原为消费城市,建国后,工业发展迅速,现已建成工业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城市。建有苏州新区、苏州工业园区。有轻纺、丝织、机械、化学、电子、仪表、医药、建材、电力、服装、食品等门类。为全国三大丝绸产地之一。苏州刺绣、檀香扇、缂丝、红木和玉石雕刻等手工艺品久负盛名。京沪铁路、京杭运河、京沪高速公路、苏嘉杭高速公路及312、204、318国道等经此。光福机场通航北京等地。有苏州大学、苏州医学院、苏州丝绸学院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苏州园林和太湖山水著称于世,名胜古迹有拙政园、留园、狮子林、网师园、环秀山庄、沧浪亭、虎丘、寒山寺和太湖东山、太湖西山、吴中甪直、昆山周庄、常熟虞山、吴江退思园等。苏州古典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秀溪

    ①在今江西泰和县城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泰安县:秀溪“在县城西。又西里许曰文溪,相对者曰武溪,下流俱注于赣江”。②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西北。北流至湖南江永县入龙虎河,西入广西恭城县为恭城河,注

  • 米坪长官司

    元置,治所在今贵州开阳县东北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开阳县东北。属顺元宣抚司。后废。

  • 嵩阳书院

    在今河南登封市北五里。五代周改嵩阳观为太乙书院。北宋改名太室书院,后改为嵩阳书院。程颢、程颐曾讲学于此。与睢阳书院、岳麓书院、白鹿洞书院并称四大书院。元改为嵩阳宫。清复为嵩阳书院。在河南省登封市区北、

  • 伊水

    ①洛水支流。源出河南栾川县伏牛山北麓,东北流至偃师县南入洛水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·中次二经》:“蔓渠之山,其上多金玉,其下多竹箭。伊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洛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弘农郡卢氏县:“熊耳山在东,

  • 妙湛寺金刚塔

    俗称穿心塔。在今云南昆明市东郊二十余里官渡街上。建于明天顺二年(1458)。全塔系砂石砌筑。塔基台为方形,高4.8米,边长10.4米。基台上建五座佛塔,属于金刚宝座式塔。基台中部为主塔,通高16.05

  • 胥浦桥

    在今江苏仪征市西北七里胥浦镇。《宋史·高宗纪九》: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(1161),“金人犯真州,步军司统制邵宏渊逆战于胥浦桥”,即此。

  • 东周廷

   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东周廷。道通招远。民国《四续掖县志》卷1作东周廷村, 为周廷乡驻地。

  • 大目溪

    即今福建闽侯县(甘蔗镇)西北之大穆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:大目溪在“府西北五十里。出古田县界,其南为小目溪,出永福县界,皆西北流,注于马渎江”。

  • 迷郎关

    明置,属会川卫。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3四川行都司: 迷郎关 “会川卫城南六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4会川卫 “泸津关” 条:“《志》 云: 卫南六十里有迷郎关。一名迷水镇。旧有滇池

  • 扎里麻站

    明海西西陆路驿站之一。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市东扎罗木得。《辽东志》卷9海西西陆路有“扎里麻”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