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芦移堡

芦移堡

北宋元丰中置,属延安府。在今陕西子长县北。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赤延镇

    清置,属陇州。即今陕西陇县西北火烧寨乡。

  • 长泰县

    ①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(955)升武胜场为县,并改名长泰,属泉州。治所即今福建长泰县。北宋太平兴国五年(980)改属漳州。元属漳州路。明、清属漳州府。1913年属福建西路道。1914年属汀漳道。1928

  • 太和江

    即今广西柳江支流洛清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永福县:“西南有太和山,太和江环其下,东入柳州府为雒清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永福县:太和江“其上流即永宁州大长江也,经太和山下,因名”。

  • 白霫部

    隋、唐铁勒十五部之一。在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北、蒙古国东方省东南。《新唐书·回鹘传》:“白霫居鲜卑故地,直京师东北五千里,与同罗、仆骨接。避薛延陀,保奥支水、冷陉山,南契丹,北乌罗浑,东靺鞨,西拔野

  • 怀玉山

    又名玉山、辉山、玉斗山。在今江西东北和浙江西部边境。主峰海拔1817米。系信江源地,鄱阳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分水岭。《寰宇记》卷107信州玉山县:怀玉山“在县东北三十里。玉山溪流发源于此”。《方舆纪要》

  • 析木县

    辽置,属辽阳府。后为铜州治。治所即今辽宁海城市东南四十里析木镇。金皇统三年 (1143)改属澄州。元废。古县名。辽置,治今辽宁省海城市东南析木城,为铜州治。金皇统三年(1143年)改属澄州。元废。

  • 川陕省

    1933年2月,红四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置,省会在巴中县(今四川巴中市)。最盛时辖境,北至陕西镇巴、西乡、宁强,南至四川营山、渠县三汇场,东至城口,西至嘉陵江。1935年4月红军长征后撤销。

  • 紫川

    即今山西隰县东南之紫峪河及东川河。源于隰县东北,西南流至今午城镇东入昕水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蒲水又南合紫川水,水东北出紫川谷,西南合江水,……紫川水又西北入蒲水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41 隰州:

  • 郁郅县

    本春秋义渠戎地,西汉于此置郁郅县,属北地郡。治所即今甘肃庆阳县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庆城县。属北地郡。东汉初废。

  • 石六峰山

    即今广西灵山县城西侧六峰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9钦州:石六石“在灵山县西百步”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:石六峰山“在灵山县西一里。其峰有六, 因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