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汉太初元年(前104)改主爵都尉置,分右内史西半部为其辖区,职掌相当于郡太守。因地属畿铺,故不称郡, 为三辅之一。《汉书·百官表》 注:“扶,助也。风,化也。”治所在长安县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)。辖境
北宋天圣初改浈昌县置,为南雄州治。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3南雄州: “《图经》 云: 后避仁宗嫌,改名曰保昌。” 元为南雄路治。明为南雄府治。清嘉庆十一年 (1806) 废。十六年(1
在今江西安远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赣州府安远县: 莲花岩“在县西二十五里,泉石奇胜”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一》: 莲花岩 “循岭穿石径而入,两山峭立,中藏一洞,有飞瀑从岩顶悬注入溪涧中”。
明永乐四年 (1406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汤原县东北都鲁河注入松花江处附近 (一说在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东多隆武噶山)。后废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萝北、汤原二县交界
即今河北南宫市东南垂杨镇。明嘉靖《南宫县志》 卷 1: 垂杨集在 “县东南五十里”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 卷54南宫县图: 东南有垂阳镇。在河北省南宫市东南部。面积70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
即古陶渠水。亦名芝川河。在今陕西韩城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一》 引《县志》:“芝川河在县南二十里。源出方山,东南流,诸山水自西南来入焉。又东过吕庄,沆水自西北来入焉。又东过芝川镇南司马岭北,合澽水入
(臺) 又名姑胥台,简称胥台。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。《越绝书 ·吴地传》: “胥门外有九曲路,阖庐造,以游姑胥之台以望太湖。” 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 子胥谏夫差不听,曰: “臣今见麋鹿游姑苏
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融县: 板江村 “在县西。成化中,怀远贼侵融县板江村据之,即此”。
①在今河南滑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元年(618),“王世充既得东都兵,进击李密于洛北,败之,遂屯巩北”。《考异》引《杂记》曰:“王辩纵等皆没,唯世充败免,与数百骑奔大通城。”即此。②即今青海门源
在今山东金乡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金乡县:“大义河在县北。旧自济宁州流入境。《宋史》:庆历中,浚任城金乡之大义河以通漕是也。今亦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