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索县

索县

西汉置,属武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六十里。东汉改为汉寿县。


(1)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断港头乡城址村。为武陵郡治。南临渐水。东汉阳嘉三年(134年)改为汉寿县。(2)今县名。在西藏自治区东北部、唐古拉山南麓。属那曲地区。面积5800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辖1镇、1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亚拉镇。索,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,意为“蒙古族”。曾译琐庄、锁庄子、索格,还写为所宗、索克、索真登寺。元为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地。明时在这一带形成了霍尔三十九族,即指蒙古人的三十九个部落,简称“三十九族”。今县境就为原三十九族辖地。先归占据青海的厄鲁特蒙古土默特等部管辖,明崇祯十年(1637年)又被和硕特部固始汗统辖。清顺治时始管辖该地。雍正三年(1725年)归青海办事大臣辖,设三十九族“基巧”(总管),直属理藩院夷情衙门。乾隆十六年(1751年)归驻藏大臣直辖。1916年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将三十九族改置“霍尔基”(即霍尔地区总管)。1942年又将霍尔基划入新建的“绛曲基巧”(即藏北总管),把三十九族先后被分置为丁青、巴青、比如、色札、聂荣、尺牍六宗。而三十九族辖区的索巴、荣布、军巴三部落,于1916年另置索宗,划归哲蚌寺辖。1951年属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辖。1960年改设索县,属那曲专区。1962年将边坝县江达区划入索县辖。1970年属那曲地区。地处怒江上游,属西高东低的倾斜地势,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。属高原亚寒带气候。为以牧业为主的县,放牧有牦牛、犏牛、藏系绵羊、山羊等。农产有青稞、小麦、豌豆、油菜籽、马铃薯等。野生动物有雪豹、岩羊、猞猁、水獭、黄羊、熊等。产冬虫夏草、贝母、知母、黄连、茯苓、党参、雪莲、黄芪等药材。矿产有锡、铅、煤、硫黄、石膏等。有木材加工厂以及民族手工业产品氆氇、卡垫、制陶等。黑昌公路经县驻地,可与青藏公路相连,通抵拉萨。古迹有赞丹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老梅树街

    即今安徽桐城县南老梅镇。清道光《桐城续修县志》卷首县图:城南有老梅树街。

  • 汤原县

    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置,属吉林省依兰府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汤原县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2:“以汤旺河得名。”三十四年改属黑龙江省绥化府。民国初属黑龙江省绥兰道。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。1945

  • 阳华山

    又名华阳山。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北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阳华之山,其阳多金玉,其阴多青雄黄。”古山名。又称华阳山。在今陕西省洛南县东北。相传山南面多金、玉,北面多青雄黄(见《山海经·中次六经》)。

  • 宕渠水

    即今四川渠江及其上游南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作潜水。因水在宕渠县境内,故 《水经》 或作潜水,或作宕渠水,上游一名北水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“汉水又东南径宕渠县东,又东南合宕渠水,水西北出南郑县巴岭,

  • 浮山

   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3泽州: “浮山在州东南三十五里,以高近浮云而名。”②一名浮化山。即今山西平定县东南东浮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13太原府广阳县: “浮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。”③在今山

  • 楚里塔哈山

    在今新疆拜城县西北七十里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 卷60: 楚里塔哈山,“喀拉苏、特拉布觉克二水出焉,东南流入于木札拉提河”。

  • 江口堡

    ①明嘉靖中置,属绥宁县。即今湖南绥宁县南三十九里黄桑坪苗族乡。②即今广东始兴县西江口。明隆庆六年(1572)黄塘驿迁此。明初置,在今广东省始兴县西江口。

  • 新招水

    即今广东广宁县南之宾亨河,为绥江支流。《舆地经胜》 卷96肇庆府: 滑水,“ 《图经》云: 在四会县西南二百五十里。源出康州悦城界,合新招之水,注于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宁县:新招水 “在县西

  • 长江三峡

    即今瞿塘峡、巫峡、西陵峡。西起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,东至湖北宜昌市西南津关,全长193公里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,重岩迭障, 隐天蔽日,自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”诸书记载

  • 小河口千户所

    明宣德四年(1429)置,属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。治所即今四川松潘县东一百九十里小河乡。嘉靖四十二年(1563)属松潘卫。清改为小河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