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口
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4竹山县: 秦口市 “在县东南七十里”。
集镇名。在湖北省房县西部、秦口河西岸。属门古寺镇。人口1600。原为公社、乡人民政府驻地。秦王寨以北高塘河口得名。为房县、竹山两县边界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有公路与316国道相连。
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4竹山县: 秦口市 “在县东南七十里”。
集镇名。在湖北省房县西部、秦口河西岸。属门古寺镇。人口1600。原为公社、乡人民政府驻地。秦王寨以北高塘河口得名。为房县、竹山两县边界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有公路与316国道相连。
东汉建安十四年 (209) 孙权置,治所在彭泽县 (今江西湖口县东南三十里江桥乡柳德昭村附近)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范传》: 孙权拜吕范为 “裨将军。领彭泽太守,以彭泽、柴桑、历阳为奉邑”。寻废。
在今越南河内市西北永富省兴化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广威州:多邦城“在州西,交人谓之兴化府”。《明史·张辅传》:永乐四年(1406),“张(辅)军次富良江北,遣骠骑将军朱荣破贼嘉林江,遂与(沐)晟
又名苇泽关。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北八十里与河北交界处。《元丰九城志》 卷2真定府: “建隆元年以娘子关地建承天军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40平定州:苇泽关 “即唐之承天军,俗曰娘子关,以妒女祠而名”。妒女祠
西汉置,属赵国。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(临洺关) 东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师古曰: “在易水之阳。” 故名。《后汉书·和帝纪》: 永平七年(64),“易阳地裂”。即此。建安十七年 (212) 属魏郡。
亦作臼口镇。即今湖北钟祥市南六十八里旧口镇。民国设县佐。在湖北省钟祥市南部、汉水东岸。面积201平方千米。人口10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旧口,人口1.1万。本名臼口,臼谐音旧,故名旧口。建国初为旧口区,
即今香港之香港岛。清设红香炉汛,有千总驻防。《筹办夷务始末》(道光朝)卷30,道光二十一年(1841),总督彦伯寿奏折:“香港为商船内驶必由之路,其岛曰红香炉,上有营汛居民,并非偏僻小港可比。”在今广
在今福建南平市东,建溪、西溪相会入闽江处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33南剑州 《景物上》: 剑津 “在剑浦县建州、邵武二水合流之处也”。《晋书·张华传》: “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,因与讨论,焕曰:斗牛之间
即喀喇沁右翼旗。旗府驻地喀喇沁王府 (今内蒙古喀喇沁旗西南王爷府镇)。
在今河南濮阳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6开州: “金沙山在州治东迤北。宋建炎间,杨隶守开德,金人来攻,方战,城陷。金人屠其城,隶及弟彭年死之,人为瘗骨,立冢如山,因以沙名。”
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(977) 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南。金改为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