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佑寺
在今北京市西城区北长街北口路东。清顺治年间建。雍正元年 (1723)拟分给宝亲王弘历作为邸第,弘历登基后改为喇嘛庙,名福佑寺。1927年改为西藏班禅驻北平办事处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作为西藏班禅驻北京办事处。
在今北京市西城区北长街北口路东。清顺治年间建。雍正元年 (1723)拟分给宝亲王弘历作为邸第,弘历登基后改为喇嘛庙,名福佑寺。1927年改为西藏班禅驻北平办事处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作为西藏班禅驻北京办事处。
在今江西安福县西南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古市镇名。在今江西省安福县西。北宋时曾于此置巡检司。
①西魏废帝元年 (552) 置,治所在安宁郡安宁县 (今陕西绥德县东南五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绥德、清涧、子长、子洲、米脂、佳县、吴堡等县及横山县东部、榆林市南部地。隋大业元年 (605)改为上州,三
又名银冶山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南十五里。民国 《密云县志》 卷1: 银冶岭 “曾产银,山下犹有开采洞址,近产石棉”。
明置,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南大武镇营村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3: 长勇堡 “堡东地势平漫,临境武靖营可按伏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沈阳中卫: 武靖堡在 “卫西南七十里”。
唐长寿二年 (693) 改高唐县置,属博州。治所即今山东高唐县。神龙元年 (705) 复名高唐县。古县名。武周长寿二年(693年)改高唐县置,治今山东省高唐县。属博州。唐神龙元年(705年)复改名为高
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。《明史·云南土司三·南甸》: “南百里有关,立木为栅,周一里; 曰南牙,甚高,山势延袤一百余里,官道经之。上有石梯,蛮人据以为险。”
在今湖北浠水县东一里。宋苏轼有 《绿杨桥词》 序。
①泛指今黄河以北地区。《史记· 乐毅列传》: 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曰,“起兵击齐。以天之道,先王之灵,河北之地随先王而举之济上。济上之军受命击齐,大败齐人”。②战国时指齐国之黄河以北,今河北东光、盐山及山
即今河北鹿泉市北二十四里李村镇。明嘉靖《获鹿县志》卷2:李村集“在城北二十里”。
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二十二里陶宅。《清一统志 · 松江府二》: 陶宅镇 “在奉贤县 (今奉城镇) 西北十八里。明设巡司及税课局于此。今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