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和山
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唐县: 神和山 “旧名石河山。居民避兵于此得免,因改今名”。
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唐县: 神和山 “旧名石河山。居民避兵于此得免,因改今名”。
即今广东南澳县东北深澳镇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 南澳镇 “在饶平县东南一百六十里海中南澳山上。明万历四年筑三城,一在深水澳,一在云盖寺,一在龙眼沙,互相联络,设副总兵驻守。本朝康熙十八年改设总兵官,
在今江西萍乡市东南安源镇半边街。1922年3月,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筹备委员会。5月1日,正式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。这里最初是湖北同乡会会址, 由俱乐部租用。安源路矿工人罢
即今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中之安汶岛。以丁香贸易闻名于世。公元16世纪初期被葡萄牙侵占,17世纪初英、荷两国在此竞争贸易。其后曾一再易手。据 《海录》 记载之唵闷和唵门两国,前者为荷兰所据,后者为英国所
唐渤海国置,为定州治。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苏城。辽废。古县名。渤海国置,治今俄罗斯滨海边区苏城一带。为定州治。辽废。
即今吉林大安市北洮儿河。源出大兴安岭索岳尔济山,东南流入嫩江。《魏书·勿吉传》:“初发其国,乘船泝难河西上,至太沵河,沉船于水,南出陆行,渡洛孤水,从契丹西界达和龙。”即“太鲁水”。
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改东宕渠郡置,属合州。治所在石镜县 (今四川合川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、铜梁、武胜等市县地。北周改为宕渠郡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年)改东宕渠郡置,治石镜县(今重庆合川市)。
元置,属管番民总管。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通州镇。明初改为通州里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北通州里。属定远府。后废。
即今山东沾化县北久山村。因久山得名。明置久山镇巡司。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)裁。古镇名。即今山东省沾化县北久山村。明置巡检司于此。属沾化县。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裁。
即今福建邵武市东富屯溪。《元和志》卷29建州邵武县:“邵武溪水,源出飞猿岭,东南流经县西。”《清一统志·邵武府》:邵武溪“源出光泽县,东南流经邵武县城北,会诸溪水,其流益大,俗名大溪。溪上多苍崖紫石,
一作湖州市。即今浙江杭州市北湖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杭州府: “今自北新关至武林门,居民稠叠,谓之湖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