硖口山
又名上河峡、青山峡、峡石山、大石山、青铜峡。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37宁夏卫: 峡口山“在卫城西南一百四十里。两山相夹,黄河经其中。一名青铜峡。上有古塔一百八座”。
又名上河峡、青山峡、峡石山、大石山、青铜峡。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37宁夏卫: 峡口山“在卫城西南一百四十里。两山相夹,黄河经其中。一名青铜峡。上有古塔一百八座”。
又称西阿巴哈纳尔旗。旧旗名。1949年由阿巴哈纳尔右翼旗改名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南阿巴嘎大王府,属察哈尔省。1950年合并于西阿巴嘎西阿巴哈纳尔联合旗。
一名蒋谷水。即今山西太谷县东北嶑峪河。《元和志》 卷13太原府太谷县: “蒋谷水,今名象谷水,源出县东南象谷,经县北四里,北入清源县界。” 入洞过水。
又作扎克蒐尔河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支流宏格力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扎克蒐尔河“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五十八里,源出庄蔼窝集,西北流入混同江”。
在今山东金乡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金乡县:“大义河在县北。旧自济宁州流入境。《宋史》:庆历中,浚任城金乡之大义河以通漕是也。今亦废。”
在今山东沂水县东。《水经·沂水注》:“小沂水出黄孤山西南流,径其城(故东莞城)北,西南注于沂。”
即拉里。在今西藏嘉黎县西北嘉黎。清 《西藏图考》 卷3: 拉里 “ 一作喇里”。
在今广西隆安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隆安县:驮甘溪“在县东二里。……皆出武缘县界,流入境分引溉田,下流注于大江”。
①即今山东惠民县西南大沙窝。1940年2月,八路军在此以数百人的兵力,突破了日伪军三千多人的合围,而且消灭了三百多敌人,创造了传奇式的平原突围战的奇迹。②在今河南淅川县南老城东。《宋史·孟珙传》:南宋
在今浙江平阳县东南十八里墨城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平阳县: 陌城寨 “在县东南。寨东南滨海,其相连者曰陆路寨,俱戍守要地也”。
在今广东兴宁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兴宁县: 黄茅尖顶砦 “在县西四十余里。山顶旁有天然湖,四时不竭,俗呼野猪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