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龙墟
①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北石龙镇。清属东莞县,有县丞及游击驻此。
②即今广西象州县西南六十里石龙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象州图:西南有石龙镇。
③即今广西桂平县西南石龙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桂平县图:西南有石龙墟。
④亦作上石龙墟。即今广西贵港市西北石龙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贵县图:西北有上石龙墟。民国《贵县志》卷1:上石龙墟“一名东山石龙墟,在县北七十里……县北重镇,为四大墟之一”。
①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北石龙镇。清属东莞县,有县丞及游击驻此。
②即今广西象州县西南六十里石龙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象州图:西南有石龙镇。
③即今广西桂平县西南石龙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桂平县图:西南有石龙墟。
④亦作上石龙墟。即今广西贵港市西北石龙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贵县图:西北有上石龙墟。民国《贵县志》卷1:上石龙墟“一名东山石龙墟,在县北七十里……县北重镇,为四大墟之一”。
1915年析讷河县置,属黑龙江省龙江道。治所在二克山(今黑龙江省克东县)。同年八月改为克山县。1915年1月由讷河县析置,治今黑龙江省克山县三站。同年8月升县。
在今浙江江山县西南 (枫岭关处) 二十八都镇。为浙、闽交通要道。边境险塞。《清一统志·浙江统部》: 浙闽枫岭营游击 “驻江山县廿八都,兼辖福建浙江两省交界地方,左右二哨,右哨专防福建地界”。直隶于衢州
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北七十里九牧乡。清雍正十年(1732)庙湾巡司移驻于此。在福建省浦城县西北部,闽、浙、赣三省交界处。面积151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九牧,人口 1650。地当闽、浙孔道要
①隋开皇六年 (586) 改西充国县置,属绵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安县南五十里塔水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3神泉县: “因县西神泉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金山郡。唐武德初属绵州,天宝初属巴西郡,乾元初属绵州。《资治通鉴
一名小竹山。在今山东胶南市东北。《明史·河渠五》:“考《胶莱地图》,薛岛西有山曰小竺,两峰夹峙。”即此。
或作旴水。即今江西临川市之抚河及南城县南之旴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豫章郡南城县: “盱水西北至南昌入湖汉。” 《水经·赣水注》: “旴水出南城县,西北流径南昌县南,西注赣水。”
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南之登步岛。宋《乾道四明图经》 卷7昌国县: 登部山 “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”。
在今湖南东安县东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东安县:“又有卢洪江,源出县北九龙岩,经城东,下流入湘水。”
即今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。《海国录》东南洋记:“(网巾礁脑)其东南又有万老高、丁机宜二国。”
在今安徽潜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潜山县: 拨蒿坂 “在县西二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