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鉴山
即石境山。在今浙江临安县城南。宋避太祖之祖赵敬讳,改称石鉴山。
即石境山。在今浙江临安县城南。宋避太祖之祖赵敬讳,改称石鉴山。
又名石壁寺。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二十五里石壁山南。北魏延兴二年(472)兴建。当时昙鸾大师住持寺中研究净土宗,名重一时,被誉为“神鸾”,后由弟子道绰继承。唐贞元十二年(796)重修,改名石壁永安寺。日本
即慧山泉。在今江苏无锡市西惠山白石坞下。唐张又新《煎茶水记》:“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。”
西汉置,为菑川国都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南三十里纪台村。东汉省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。为甾川国治,东汉为北海国治。西晋属东莞郡,南朝宋及北魏、东魏属北海郡。北齐省。
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白驹镇。旧属兴化县,产盐。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故里。《明史·河渠志六》:万历二十三年(1595),总河尚书杨一魁言:“黄水倒灌,正以海口为阻。分黄工就,则石口
即今内蒙古根河市北激流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:“金河”条谓“尼约河”等“俱出西北兴安岭,西流入额尔古讷河”。
亦作涿邪山。在今蒙古国西南古尔班赛汗山。《史记· 匈奴列传》: 西汉天汉二年 (前99),“汉复使因杅将军 (公孙) 敖出西河,与強弩都尉(路博德) 会涿涂山,毋所得”。
金大定二十九年 (1189) 改共城县置,属卫州。治所即今河南辉县市。明昌三年 (1192) 改为苏门县”。古县名。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年)改共城县置,治今河南省辉县市。属河北西路。明昌三年(11
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永春县:“仙亭寨在县西南二十余里后头山上。寨容百人。”
又名康奥依。在今新疆喀什市东北六十里、疏附县伯什克然木乡罕诺依村附近。英人斯坦因和我国黄文弼均曾到此考察。黄氏曾在城内采集到喀拉汗王朝钱币。二人均认为此城当系喀拉汗王朝都城。但也有人认为此城当早于喀拉
北魏熙平二年(517)建,即今河南巩义市东北十六里大力山下巩县石窟寺。东西魏、北齐、隋、唐及北宋,相继在此凿窟造像。宋代名十方净土寺。清改名巩县石窟寺。又称十方净土寺。北魏熙平二年(517年)建,在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