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赵
即十六国之后赵,由羯人石勒所建(319—351),故名。都城在襄国(今河北邢台市),后迁至邺(今河北临漳县西南),传石虎、石金等,后为冉魏所灭。
即十六国之后赵,由羯人石勒所建(319—351),故名。都城在襄国(今河北邢台市),后迁至邺(今河北临漳县西南),传石虎、石金等,后为冉魏所灭。
五代闽龙启元年 (后唐长兴四年,933)改侯官县置,为长乐府治。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。永和元年 (后唐清泰二年,935) 复为侯官县。古县名。五代闽龙启元年(933年)王闽改侯官县置,治今福建省福州市,
①又名庙诸山、仆射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四十里,太湖东岸胥口之南。《史记·伍子胥传》:伍子胥死,“吴人怜之,为立祠于江上,因命胥山”。《越绝书·吴地传》: 阖庐时,“筑吴越城,城中有小城二,徙治胥山”。
北宋置,属阳山县。在今广东阳山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连州》 “青龙镇” 条引 《阳山县志》: “桐台镇在县南十里。旧置桐台驿于此。元末废。”
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五十里枫亭镇。《清一统志 · 兴化府》: 枫亭镇 “唐为枫亭馆,宋改太平驿,元曰枫亭驿,明置巡司,本朝康熙元年筑堡”。在福建省仙游县东南部、枫慈溪两岸。面积88平方千米。人口10万。
在今陕西定边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1榆林镇:“石涝池在镇西。正德初,督臣杨一清议于延绥定边营迤东石涝池,至宁夏横城三百里内边墙,增筑高厚处也。”
在今陕西安康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一》: 傅家河 “在安康县北二十五里。源出王莽山,南流入月河”。
南宋置,有皂郊搏马务。即今甘肃天水市南三十里皂郊乡。《宋史·宁宗纪四》:南宋嘉定十一年(1218)正月,“金人围皂郊堡”,二月,“金人破皂郊,死者五万人”。即此。
又名神沙山、沙角山。即今甘肃敦煌市南十里鸣沙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40: 鸣沙山 “其山积沙为之,峰峦危峭,逾于山石。四面皆为沙垅,背有如刀刃,人登之即鸣,随足颓落,经宿风吹,辄复如旧。有一泉水,名曰沙井
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饶州府安仁县:团湖坪“在县北。宋末张孝忠与蒙古战于此,力竭死之”。在今江西省万年县西南团湖山下。南宋末张孝忠与元兵战死于此。
清置,属南澳镇。在今广东汕头市南达濠区达濠镇,设守备驻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