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罗摩山
在今云南剑川县东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剑川州:石罗摩山“峰高百余丈,屹立如巨人状。亦名将军山”。
在今云南剑川县东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剑川州:石罗摩山“峰高百余丈,屹立如巨人状。亦名将军山”。
一名难留城山。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北七十八里。《后汉书·南蛮传》:“巴郡南郡蛮,本有五姓: 巴氏、樊氏、曋氏、相氏、郑氏。皆出于武落钟离山。” 即此。
即今天津市武清县北二十八里北蔡村乡。清设把总驻所。
在今四川康定县西新都桥镇北下柏桑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置白桑土百户。
在今吉林安图县西南长白山之白头山东侧赤峰附近。《长白山设治兼勘分奉吉界线书》:“池深而圆,形如荷盖,因名园池。”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安图县:“西二百里布尔瑚里有天女浴池碑,土人呼园池。”今园池面积约四
一作崤函。为殽山与函谷关的合称。相当今陕西潼关以东至河南新安县地。峻阜绝涧,阪道迂回,形势险要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 “褚先生曰: 吾闻贾生之称曰: ‘秦孝公据殽函之固。’” 《集解》 韦昭曰: “殽
1947年1月由阳武、原武二县合并设置,治阳武 (今河南原阳县)。旋裁撤,复置阳武、原武二县。旧县名。1947年由阳武、原武两县合并设立,治阳武(今河南原阳县驻地城关镇)。旋裁撤,复置阳武、原武两县。
即盐泽。今新疆罗布泊。《水经·河水注二》:南河“其水东注泽,泽在楼兰国北扞泥城,故彼俗谓是泽为牢兰海”。《山海经》作泑泽。《史记·大宛传》作盐泽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、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作蒲昌海。见“罗
清同治七年(1868)析新宁县置,属广州府。治所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赤溪镇。1912年改为赤溪县。清同治七年(1868年)置,治今广东省台山市东南赤溪镇。属广东省。辖境相当今台山市南部地。1912年改为
又名红子店。即今河北平山县西洪子店。《清一统志· 正定府二》: 洪子店巡司 “在平山县西北十里,为山西五台、盂县要路。本朝雍正十二年设巡司驻此”。1946年晋察冀边区置建屏县治此。
北宋分潘州置,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求吉乡。元属吐番宣慰司。明初并入潘州卫,于此设漳腊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松潘卫:漳腊堡“旧治于下潘州,在司北七百余里。景泰中,抚臣罗绮记曰:漳腊潘州城故址也。下有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