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州祥祐监军司
简称祥祐监军司。西夏置,治所在石州城(今陕西横山县东北波罗堡附近)。元废。
简称祥祐监军司。西夏置,治所在石州城(今陕西横山县东北波罗堡附近)。元废。
即今辽宁灯塔县西南张台子镇。民国《辽阳县志》卷2:“张台子(站)……始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创修。”
古百越的一支。秦汉时主要分布在今广西及广东部分地区。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赵佗“以兵威边,财物赂遗闽越、西瓯、骆,役属焉”。《寰宇记》:“永嘉为东瓯,郁林为西瓯。”一说即骆越,梁顾野王《舆地志》:“交趾
即今云南勐海县西三十八里勐遮乡。明、清为版纳勐遮驻地。清雍正时设土千总。1927年为五福县治。1934年为南峤县治。傣语 “勐”为平坝,“遮” 为浸泡,意即被水浸泡过的平坝中的街子。
即今广东化州市东北宝圩镇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 卷10化州: 宝圩在 “州北一百九十里”。
唐开元中置,治所在都救县(今广西田东县西北祥周镇)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横山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田州。辖境相当今广西百色、田阳、田林、田东等市县部分地。贞元二十一年(805)废,后复置为羁縻州
①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零陵县:龙洞“唐末里人唐世旻居此,团聚乡兵,保固里闾处也”。②即今大龙洞。在今云南昭通市北二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乌蒙府:龙洞河“在府东北三十里。源出小
即今河北涞源县东北乌龙沟。《清一统志·易州》:乌龙沟口“在州西紫荆关西北六十里,接广昌县界,外口要冲也。今有把总驻防”。
明洪武二年(1369)改钟离县置,属中都留守司。治所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。次年改为临淮县。古县名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改钟离县置,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临淮关。属临濠府。三年改名临淮县。
渭北鄜坊的简称。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上元元年 (760) 置渭北鄜坊节度使,简称渭北或鄜坊节度使,治坊州 (今陕西黄陵县东南)。建中四年 (783) 徙治鄜州 (今陕西富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北部大部。中
即蒙古车臣汗部中左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巴颜特热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