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睢宁县

睢宁县

金兴定二年 (1218) 置,属泗州。治所即今江苏睢宁县。元初废,至元十二年 (1275) 复置,属淮安军。十五年 (1278) 改属邳州。明属淮安府。清属徐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苏徐海道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


(1)旧县名。豫皖苏解放区设。1946年由河南省睢县、宁陵两县析置。以两县首字为名。1948年撤销,仍归各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江苏省北部,西与安徽省接壤。属徐州市。面积1767平方千米。人口129.9万。辖16镇。县人民政府驻睢城镇。西汉置睢陵县,治今泗洪县东南洪泽湖中。三国魏移今睢宁县治。后废。唐、宋为宿迁县地,金兴定二年(1218年)析置睢宁县,寓“睢水安宁”之意,属泗州。清光绪《睢宁县志稿》:“县以睢水得名。”元、明时属邳州。清属徐州府。1914年属徐海道,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49年属苏北行署区淮阴专区。1953年属江苏省徐州专区。1983年属徐州市。地处黄淮平原,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。北部、西南部分布低山残丘百余座,最高峰炬山204.7米。徐洪河、白马河、废黄河、徐埒运河等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稻、玉米、棉花、油菜籽为主。特产白山羊板皮、原甜油、苔干等。矿产有石灰石、磷矿石、石英等。工业有纺织、水泥、酿酒、造纸、建材等。有“儿童画之乡”美誉。104国道、宁徐高速公路和邳睢、徐淮、泗八公路贯穿境内。古迹有汉代圯桥、九女墩墓、戚姬苑,晋石崇墓、范丹墓、白门楼,明汤庆墓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云龙县

    1913年改云龙州置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在今云南云龙县南十七里宝丰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,迁治今云龙县治石门镇。在云南省西北部。属大理白族自治州。面积 4712 平方千米。人口19.8万。辖4镇、8

  • 仙踪镇

    北宋置,属含山县。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北仙踪镇。在安徽省含山县北部。面积63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仙踪,人口1.2万。镇西北有黄山,古名仙踪山,镇以山名。1949年置仙踪镇,1958年改公社

  • 忽汗海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镜泊湖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引贾耽 《道里记》: “渤海王城,城临忽汗海。” 即此。清称毕尔腾湖。古湖名。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镜泊湖。因忽汗河(牡丹江)流贯其中,故称。旁有渤海

  • 罗溪驿

    明初置,在今江西新余市东北罗坊镇。嘉靖中移建今新余市旧城东门外。后复迁今新余市北四十里璜缑岭下。清时废。明洪武初置,在今江西省新余县罗坊。属新喻县。后废。

  • 古县街

    即今江西永丰县东南古县乡。清同治《永丰县志》卷2:古县街“在二十七都,距城五十里”。

  • 姜池场

    即今四川丰都县东龙河西岸江池镇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 成化年间,“移忠州临江巡检司于丰都南宾里之姜池”。即此。

  • 三阳渡

    又名师过渡。在今江西进贤县北三阳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昌府进贤县:三阳渡“相传伍子胥为吴伐楚,师尝经此”。

  • 包阳宫

    汉上林苑中离宫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。《关中记》列为汉上林苑中十二宫之一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地皇元年(20),“坏彻城西苑中建章、承光、包阳、大台、储元宫及平乐、当路、阳禄馆,凡十余所,取其材瓦,以起九庙

  • 岘

    即今吉林集安市西二十余里小板岔。 《北史·高句丽传》: 三国魏正始五年 (244) 讨高句丽,“幽州刺史毋丘俭将万人出玄菟讨位宫,大战于沸流。 败走, 俭追至岘, 悬车束马登丸都山,

  • 插岭关

    明嘉靖二十八年 (1549) 建,在今江西萍乡市西六十里。清时曾设插岭关镇于此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