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定府路
北宋庆历八年 (1048) 置,为河北四安抚使路之一。治所在真定府 (治真定县,今河北正定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阜平、藁城、巨鹿、丘县、肥乡、临漳以西地区及河南安阳、鹤壁、林州、汤阴等市县地。金废。
北宋庆历八年(1048年)置,为河北四安抚使路之一。治真定府(治今河北正定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阜平、行唐、藁城、宁晋、新乐、广宗、邱县、肥乡、临漳以西地区和河南省安阳、鹤壁、林州、汤阴等市县地。金省。
北宋庆历八年 (1048) 置,为河北四安抚使路之一。治所在真定府 (治真定县,今河北正定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阜平、藁城、巨鹿、丘县、肥乡、临漳以西地区及河南安阳、鹤壁、林州、汤阴等市县地。金废。
北宋庆历八年(1048年)置,为河北四安抚使路之一。治真定府(治今河北正定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阜平、行唐、藁城、宁晋、新乐、广宗、邱县、肥乡、临漳以西地区和河南省安阳、鹤壁、林州、汤阴等市县地。金省。
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偏桥中寨蛮夷长官司置,属思南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施秉县城偏北。永乐十二年 (1414) 改属镇远府。清以后废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偏桥中寨蛮夷军民长官司置,治今贵州省
北宋元丰四年 (1081) 置,属邵州。治所在今湖南绥宁县西南莳竹村。崇宁四年 (1105)废。古县名。北宋元丰四年(1081年)置,治今湖南省绥宁县西南。属邵州。崇宁四年(1105年)废。
即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西南闸坡镇。明置海陵镇巡司于此。清道光 《阳江县志》 卷1: 闸坡市 “在海陵戙船澳。嘉庆三年开”。
原名纤塘、运道塘、纤道桥。在今浙江绍兴市北部,从东到西横贯绍兴全境,绵延20余公里。唐元和十年(815)始筑。后依萧绍运河延至萧山、上虞。明、清两代数次修葺,改用石甃。纤道桥是由石墩梁桥间以数十座拱桥
又作砂城。即今河北怀来县治。隋开皇三年(583),突厥寇幽州,总管李祟率步骑三千拒之,士卒多死,遂保砂城,突厥围之,败没,即此。明景泰二年(1451)设沙城堡。清称沙城,属怀来县。1951年怀来县迁治
一名高田山。在今山西吉县东。《清一统志 ·平阳府一》: 高天山 “在乡宁县东四十里。峰峦峻绝,高出群山”。
①西汉置,属云中郡,为东部都尉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陶卜齐东城卜子古城。东汉废。②1912年改陶林厅置,后属察哈尔特别区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 (科布尔镇)。1928年属绥远省。195
北魏太平真君十年(449)置,属金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东南沿河湾镇。《寰宇记》卷36:“以界有清水所经,故立广洛为名。”隋仁寿元年(601)改名金明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平真君十二年(451年)置,治
即宛陵。战国楚邑。在今安徽宣州市。《鄂君启节》 铭文: “内入浍江,庚爰陵。”古邑名。战国楚邑。即宛陵。在今安徽省宣州市。《鄂君启节》铭文:“内入浍江,庚爰陵。”即此。
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北十五里,与含山县交界处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襄安县有半阳(汤)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26巢县:“半汤山, 山下有泉,半冷半热以名之。”今建有疗养院。山东南有半汤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