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鸦谷
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二十里。唐杜甫诗:“盘剥白鸦谷口栗”,即此。
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。唐杜甫有“盘剥白鸦谷口栗”诗句。
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二十里。唐杜甫诗:“盘剥白鸦谷口栗”,即此。
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。唐杜甫有“盘剥白鸦谷口栗”诗句。
即今广东梅县东北与大浦县交界处之阴那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程乡县“铜鼓山”条内:铜鼓山“其相近者有阴那山,高百丈,周二百五十里,形如仙掌。下有湖”。《清一统志·嘉应州》:阴那山“在州东南八十里。后有
元上都之别称。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滦河上游闪电河北岸。以临滦河而得名。元杨允孚著有《滦京杂咏》。元上都的别称。以临滦水得名。元杨允孚著有《滦京杂咏》。
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境。为辽金之际 “河东八馆” 之一。金初升为裕民县,皇统元年 (1141) 罢; 大定二十九年 (1189) 改置云川县。
一名仓子埠。即今湖北新洲县西三十八里仓埠镇。西濒武湖。清嘉庆十四年(1809)置巡司驻此。
在今山西长治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会昌五年 (845),“诏发昭义骑兵五百、步兵千五百戍振武,节度使卢钧出至裴村饯之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潞安府: “裴村在府西北五里。”(1)古地名。在今山
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洧川镇西北三里。《穆天子传》卷5:“天子饮许男于洧上……癸亥,天子乘鸟舟龙卒浮于大沼。”《水经注》作“白雁陂”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一》 引《县志》:“大沼纵广百余顷。今名为杨家湖。下
明代宗朱祁钰的陵墓。在今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麓的金山口。
城名。在今辽宁义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和八年(333),慕容皝讨宇文逸豆归,“军于广安,逸豆归惧而请和”,即此。古城名。在今辽宁省义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和八年(333年),慕容皝讨宇文逸
在今贵州龙里县西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龙里卫“穴刀山”条下:长冲山“旧为苗‘贼’出没之所。成化间,置哨堡以守之”。
即今广西桂平县西北大藤峡。《明史·王守仁传》: 嘉靖年间,率军镇压断藤峡瑶民起义,“断藤峡瑶 ‘贼’,上连八寨,下通仙台、花相诸洞蛮,盘亘三百余里。……伺 ‘贼’ 不备,进破牛肠、六寺等十余寨,峡 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