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水关

白水关

①亦名关头。东汉置,属白水县。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北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汉中志》:“白水县有关尉,故州牧刘璋将杨怀、高沛守也。”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 注引南齐刘澄之《梁州记》:“关城西南百八十里有白水关,昔李固解印绶处也。”此关为古陕甘入蜀孔道。清于此设巡司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宁府二》:白水关“在昭化县西北一百二十里。……东接阴平,西达平武,北连文县,最为险要。

②又称白水驿。在今云南沾益县东北白水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曲靖府: 白水关“在府城东八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:白水关“今有白水驿,又有巡司。《滇程记》:自乌撒达沾益而南,谓之西路;自普安达平夷而西,谓之东路,合于白水驿,谓之十字路云”。为明、清时云南通四川和贵州的要冲。


(1)又名关头(《三国志·蜀志·庞统传》)。在今四川省青川县东北白水街北。为古代陕、甘入蜀要隘。刘备“起馆舍,筑亭障,从成都至白水关,四百余区”(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裴注引《典略》),即此。(2)在今云南省曲靖市东北。为通贵州、四川要冲。清乾隆二十一年(1756年)移白崖巡检驻此,兼管驿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泄水

    相当于今安徽霍邱县东之东汲河。《水经·泄水注》: “泄水出博安县,北过芍陂,西与沘水合,西北入于淮。”古水名。据《水经注·泄水》,自今安徽省六安市西南分沘水(今淠河)西北出,北过芍陂西,与沘水合,即今

  • 布尔根河设治局

    1919年置,属新疆阿山道。治所在今蒙古国科布多南布尔干。1920年改设县佐。1924年改为布尔根县。

  • 定陶山

    在今安徽宿州市北四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符离县有定陶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7宿州符离县: 定陶山 “有定陶县在山下”。

  • 善阐城

    唐南诏后期以拓东城改名,为善阐府治。在今云南昆明市旧城南关外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中庆路: “凤伽異增筑城曰柘东,六世孙券丰祐改曰善阐,历五年迄宋,羁縻而已。” 元代改鸭池城。唐广德二年(764年)南诏

  • 蒲草湖

    在今宁夏灵武县东南。明嘉靖 《宁夏新志》 卷3灵州守御千户所: 蒲草湖在 “州南一十里”。

  • 同轨城

    在今河南洛宁县东北杨坡乡城头村。西魏置同轨防于此。《周书·裴宽传》:“大统五年,授都督同轨防长史。”隋开皇初熊耳县和唐初永宁县皆曾移治于此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宝应元年(762)十月,讨史朝义、仆固怀恩等

  • 嘉兴府

    南宋庆元元年 (1195) 升秀州置,属两浙西路。治所在嘉兴县 (今浙江嘉兴市)。辖境当今浙江省的杭州湾以北 (海宁市除外)、桐乡市以东地区及上海市所属吴淞江以南诸地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 改为嘉

  • 永泉铺

    即今湖北南漳县东南十四里涌泉镇。清有外委驻防。

  • 吕村集

    即今河南安阳县东五十六里吕村镇。清嘉庆《安阳县志》东乡图:有“吕村集”。

  • 阁道

    即栈道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 引诸葛亮 《与兄瑾书》 云: “前赵子龙退军,烧坏赤崖以北阁道。缘谷百余里,其阁梁一头入山腹,其一头立柱于水中,今水大而急,不得安柱,此其穷极,不可强也。” 古时亦称複道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