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塔山

白塔山

①即今浙江海盐县东南海中之白塔岛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海盐县“秦驻山”条:白塔山“在县东南二十里海中,山有白塔”。故名。昔海舟多泊于此。

②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北,跨福建武夷山、邵武、建阳及江西铅山四县市地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建宁府建阳县:白塔山在“县西北百三十里。山巅有石,突立如浮图,夜常有光,一名天灯山”。嘉靖《建宁府志》卷3《山川》建阳县:白塔山,“山之巅有石特立,层分黑白如塔状。相传尝夜火明其上,故又名天灯山”。

③即今红塔山。在云南玉溪市东郊。《清一统志·澂江府》:白塔山“在新兴州东二十里。 上有塔,元时建”。“二十里”应为“二里”之误。

④在今甘肃兰州市北黄河北岸。《清一统志·兰州府一》 “九州台山”条下:“相近有白塔山。”佛宇罗列, 自下至上有十殿,而浮图居其顶。


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区中部、黄河北岸。岗阜起伏,拱抱旧城。山下古有金城、玉叠二关,为军事要地。山上有元始建、明景泰年间重建的白塔,山因以名。塔七级八面,通高约17米。上楼阁与下覆钵结合形式,为古塔中少见。1958年辟为公园,依山势新建一、二、三台仿古建筑群,逐级升高。西峰有兰州碑林,摩崖石刻依山而立。登山可一览黄河、黄河铁桥和城市全貌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庆阳府

    北宋宣和七年(1125)改庆州置,治所在安化县(今甘肃庆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峰、庆阳、合水以北,环县以东,陕西志丹以西,定边以南地区。金为庆原路治。元属巩昌路。明属陕西布政使司。清属甘肃省。明、清

  • 砚山设治局

    1933年析文山、广南两县地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在江那 (即今云南砚山县)。因治所西北郊有山形如砚,故名。1935年改砚山县。1933年由文山、广南二县析置,治今云南省砚山县江那镇。1935年升县。

  • 金余 (馀) 镇

    即今江苏通州市 (金沙镇) 东南十二里金余乡。清光绪 《通州直隶州志》 卷1: 东 “五十里曰金余镇”。

  • 胭脂堡

    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3肃州卫 “威远城” 条下: “卫北又有胭脂城,盖西夏时所置。” 清梁份 《秦边纪略》 卷4亦称: “胭脂堡,西夏所置胭脂城也。”

  • 集宁海子

    又作即宁海子。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黄旗海。明王鸣鹤 《登坛必究》 卷23附 《大同边图》: 集宁海子在大同边外,集宁城(即元集宁路治) 东南。明杨铭 《正统临戎录》 载明英宗被俘北行,自阳和往

  • 枝阳县

    西汉置,属金城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南苦水乡庄浪河东岸。西晋初废。十六国前凉复置,属广武郡。北魏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逆水又东径枝阳县故城南,东南入湟水。” 逆水即今庄浪河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

  • 粟楼烽

    即今新疆乌什县牙满乡西七十里别迭里熢燧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温隶州: “又西北三十里至粟楼烽。”

  • 鄢县

    秦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十五里楚皇城遗址。西汉惠帝三年 (前192) 改为宜城县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。属南郡。西汉惠帝三年(前192年)改名宜城县。

  • 味县

    西汉元封二年 (前109) 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云南曲靖市西北十五里三岔。三国蜀建兴三年(225) 为建宁郡治, 十一年 (233) 又为降都督驻地。 《三国志·蜀书·马忠传》: &

  • 夏店

    即今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西北夏垫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通州三河县: “西有泥洼铺巡检司,后移于夏店铺。” 即此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长丰县南部。夏店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3000。主产油菜籽、棉花、花生。有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