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瓜州

瓜州

①春秋时为羌氐戎和允姓戎所居之地,在今甘肃敦煌市境。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将执戎子驹支,范宣子亲数诸朝曰:‘来!羌戎氏!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。”杜注:“瓜州地在今燉煌。”又《昭公九年》:“允姓之奸居于瓜州。”

②北魏孝昌中置,治所在敦煌县(今敦煌市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酒泉市以西地区。隋大业三年(607)废。唐武德二年(619)复置,五年改为西沙州。

③唐武德五年(622)置,治所在晋昌县(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)。《元和志》卷40:瓜州“地出美瓜,故取名焉。狐食其瓜,不见首尾”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安西县一带。西夏末废。

④元至元十四年(1277)置,属沙州路。治所即今安西县西南瓜州口。明废。

⑤即今江苏邗江县南瓜洲镇。唐张祜《题金陵渡》诗:“潮落夜江斜月里,两三星火是瓜州。”


(1)春秋时为允姓之戎所居。其地在今甘肃省敦煌市境。《左传》昭公九年(前533年):“允姓之奸,居于瓜州。”(2)北魏孝明帝罢敦煌镇置,治敦煌县(今甘肃敦煌市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酒泉市以西地区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为敦煌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复置,五年改为西沙州。贞观七年(633年)改为沙州。(3)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晋昌县(今安西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安西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部分地。大历十二年(777年)后属吐蕃,大中后先后为张氏、曹氏所据。五代时依附甘州回鹘。北宋景祐三年(1036年)地入西夏,蒙古灭西夏后废。(4)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置,治今甘肃省安西县西南瓜州口。属沙州路。二十八年徙其民于肃州(治今甘肃酒泉市)。明属沙州卫。后废。(5)即“瓜洲(1)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九日岭

    在今江西南康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6南安军:九日岭,“《祥符经》有九日台山,在南康县北。盖县治之主山。陈魏公来主县簿,梦九日山神来谒,而已生秀公,升之官至宰相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南康县:九日岭

  • 八排门港

    在今浙江象山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象山县:八排门港在“县南百四十里,与佛头山相连。港内多腴田,地下便于栖泊,倭船据此,剿灭为难”。

  • 夏绥

    唐方镇名。贞元三年 (787) 置,治所在夏州 (今陕西靖边县西北白城子)。领夏、绥、银三州。元和九年 (814) 增领宥州。中和二年 (882) 号定难军。唐方镇名。贞元三年(787年)置,治夏州(

  • 相对冈

    在今广东四会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肇庆府四会县: 相对冈在 “县东南十里。两山屹峙,为县治噤喉”。

  • 大村

    在今四川冕宁县北大村。清康熙四十九年(1710)置大村土百户。(1)集镇名。(1)在河北省南宫市区西北部。大村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620。明代该村较大,故名。产小麦、谷子、玉米、棉花。盛产花生、红枣

  • 绒峡

    即绒辖。又作绒辖尔。即今西藏定日县西南绒辖。《清高宗实录》 卷1333载: “聂拉木、济咙、绒峡三处,均与巴勒布 (今尼泊尔) 连界。”

  • 大安县

    ①五代梁改长安县置,与大年县同为大安府治。治所即今陕西西安市。后唐复名长安县。②元至元二十年(1283)降大安州置,属沔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宁强县北大安镇。明洪武初废。(1)古县名。(1)五代梁开平元年(

  • 思安县

    ①南朝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苍梧县、广东封开县境。后属苍梧郡。齐以后废。②北魏置,属广化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徽县东南。隋大业初省入河池县。③北周改重阳县置,为南襄阳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北南漳县。隋开皇

  • 沁南县

    1941年10月晋冀鲁豫边区由沁水县析置,属太岳区。治南阳村(今山西沁水县西南南阳村)。1947年撤销,与士敏县合并,复置沁水县。旧县名。太岳抗日根据地设。1941年由山西省沁水县南部析置。以位县南得

  • 洪雅镇

    北周天和二年 (567) 置,属洪雅县。即今四川洪雅县。隋开皇十三年 (593) 改洪雅县为丹棱县,于洪雅镇置洪雅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