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瑕阳

瑕阳

战国魏邑,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。《水经·青衣水注》 引 《竹书纪年》: “梁惠成王十年,瑕阳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来归。”


古邑名。战国魏邑。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。《古本竹书纪年》:周显王九年(前360年),“瑕阳人自秦导岷山青衣水来归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田山

    在今浙江青田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青田县: 青田山在 “县治西北一里。有泉石之胜,县以此名”。

  • 富义盐井

    在今四川富顺县城内西南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“江阳有富义盐井,以其出盐最多,商旅辐辏,百姓得其富饶,故名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33富义县: “富义盐井在县西南五十步。月出盐三千六百六十石。剑

  • 椒山玛瑙长官司

    元至正初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在今湖北鹤峰县东北四十四里下坪镇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 废。永乐五年 (1407) 复置,属容美宣抚司。清初废。元至正初置,治今湖北省鹤峰县东北留驾司。明洪武十四年(1

  • 芦洲

    ①在今江苏宝应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宝应县:芦洲“在县东十三里。东晋初,祖逖军于芦洲,或以为即此处。误也”。②在今安徽亳州市东涡水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亳州:芦洲“其地旧多芦苇, 因名”。《清一统

  • 东湘桥

    即今湖南永州市西南六十里东湘桥乡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永州府零陵县西南有东湘桥。

  • 海安城

    即今江苏海安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陈太建五年 (573) 攻北齐,“戎昭将军徐敬辩克海安城”。即此。即今江苏省海安县。南朝陈太建五年(573年)徐敬辩攻北齐,克此城。明常遇春筑为砖城。

  • 甘凉道

    1913年由河西道改置,属甘肃省。治武威县(今甘肃武威市)。辖境约当今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部和临泽县以东,民勤、武威、古浪、永登等县市以西地区。1927年废。1914年6月由河西道改名,治武威县(

  • 张掖郡

    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分武威郡置,治所在得县(西晋改名永平县,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四十里)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“应劭曰, ‘张国臂掖,故曰张掖’。”辖境相当今甘肃永昌县以西,高台县以

  • 东黄山

    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罗城县:东黄山“在县东。中有渊秀岩”。

  • 石门水

    ①即今内蒙古包头市西昆都仑河。《水经·河水》:河水“屈东过九原县南, 又东过临沃县南”。郦道元注:“河水又东流, 石门水南注之。”②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北三十里石门。《元和志》卷34广州南海县:石门水“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