煎茶铺镇
即今河北霸州市东十八里煎茶铺镇。明嘉靖 《霸州志·舆地志》: 市廛有 “煎茶铺”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6霸州图: 东有煎茶镇。
在河北省霸州市中部。面积74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煎茶铺,人口6350。传元末有人在此开设茶水铺,故名。1954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5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大豆等。有五金、针织、化工等厂。保津高速公路、112国道经此。
即今河北霸州市东十八里煎茶铺镇。明嘉靖 《霸州志·舆地志》: 市廛有 “煎茶铺”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6霸州图: 东有煎茶镇。
在河北省霸州市中部。面积74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煎茶铺,人口6350。传元末有人在此开设茶水铺,故名。1954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5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大豆等。有五金、针织、化工等厂。保津高速公路、112国道经此。
在今辽宁建平县北建平镇 (老建平)。清光绪二十九年 (1903) 置建平县治此。1954年建平县迁叶柏寿镇。
明南京城门名。在清凉门西北。因面临秦淮河而得名。即今江苏南京城西北定淮门。20世纪50年代城门被拆除。
北宋置,属温江县。在今四川温江县西北镇子乡。
即海剌都堡。今宁夏海原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8固原州: 海剌都堡在 “州北二百十里。亦曰海剌都营。……今有海剌都营仓”。明成化四年(1468年)改天都寨置,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,属平凉府。后废。
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属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。七年 (633) 属藤州。十八年(644) 后废。
清置,属曲沃县。即今山西侯马市。嘉庆中于此设侯马镇巡司。
辽重熙元年 (1032) 降慈州置,属永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境。金废。
隋开皇四年 (584) 改商县置,属商州。治所在今陕西丹凤县西五里古城。大业初属上洛郡。唐武德二年 (628) 移治今丹凤县西商镇,属商州。金贞元二年 (1154) 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四年(584年)
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齐东县“魏王城”条下:“县西二里延安镇有延安城。或曰,南燕时所筑。”
①北宋崇宁五年(1106)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会宁县东南。金废。②清置,属海城县。即今辽宁海城市东北甘泉乡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 “土河堡”条下:“甘泉堡在(海城)县北三十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