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渝水

渝水

①即今辽宁大凌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辽西郡临渝县: “渝水首受白狼,东入塞外。又有侯水,北入渝。” 又 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一》: 图尔根河“又东南入大凌河,即古渝水”。渝关与临榆县名皆由此水而命名。

②即今江西新余市南袁江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宜春郡宜春县有 “渝水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109袁州新渝县: “渝水在县南。其源出萍乡之芦溪,经县境凡九十九湾、八十八滩,抵清江。”

③指今四川南江及其下游渠江。《华阳国志· 巴志》: “阆中有渝水,賨民多居水左右,……陷阵,锐气喜舞……今所谓 ‘巴渝舞’ 也。” 《水经·潜水注》: “ (宕渠) 县以延熙中分巴立宕渠郡,盖古賨国也。今有賨城,县有渝水,夹水上下,皆賨民所居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38渠州流江县: “宕渠水一名渝水,在县东二里。” 今合川市以下一段嘉陵江,因与渠江合流,亦通称渝水、宕渠水。隋开皇初在今重庆市置渝州,因此水得名。


古水名。(1)又称宕渠水。即今四川省南江及其下游渠江。古时賨族聚居此水之滨,善歌舞,“巴渝舞”,即出于此。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:“阆中有渝水,賨民多居水左右……陷阵,锐气善舞……今所谓‘巴渝舞’也”。今重庆合川市以下一段嘉陵江,因与渠江合流,亦通称渝水、宕渠水。(2)即今辽宁省大凌河。西汉时在今朝阳县境置临渝县,即因此水得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殽函

    一作崤函。为殽山与函谷关的合称。相当今陕西潼关以东至河南新安县地。峻阜绝涧,阪道迂回,形势险要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 “褚先生曰: 吾闻贾生之称曰: ‘秦孝公据殽函之固。’” 《集解》 韦昭曰: “殽

  • 汉阳乡

    在今陕西勉县东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褒中县有汉阳乡。

  • 方顺桥

    在今河北满城县南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二》:方顺桥“隋开皇间建。长十五丈。石室雕栏,坚致雄伟”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满城县城南部。方顺桥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400。村以桥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有

  • 婆悉海

    即汉代蒲类海。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巴里坤湖。《后汉书· 窦固传》 唐李贤注:“蒲类海今名婆悉海。”见“蒲类海”。

  • 百合墟

    ①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南百合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开平县南有百合墟。②即今广西那坡县南百合乡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归顺州镇边县:“德窝水出县南,东南流,经百合墟。”③亦作博合墟、白合墟。即今广西横县

  • 萧垅

    即今台湾省台南县东南大内乡东北头社村。原为高山族平埔人萧垅社。连横 《台湾通史·建国纪》: 南明弘光元年 (1645),“台湾领事集归化土番之长老,设评议会”,其时归化番社中有 “萧垅社”。同书《经营

  • 余杭郡

    隋大业三年(607)改杭州置,治所在钱唐县(今浙江杭州市)。唐武德初改为杭州。天宝元年(742)复为余杭郡。辖境相当今浙江杭州、海宁、余杭、富阳四市及临安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称杭州。隋大业三年(

  • 枉渚

    ①枉指枉水。即今湖南常德市南枉水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 “朝发枉渚兮,夕宿辰阳。” 《水经·沅水注》: “沅水又东历小湾,谓之枉渚。渚东里许,便得枉人山。” 《太平御览》 卷65引 《湘州记》曰:

  • 汴郡

    南朝梁置,属汴州。治所在汴城(即下蔡县,在今安徽凤台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凤台县。北魏属谯州。北齐废。

  • 桑犊县

    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南三十里。东汉省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潍坊市南,属北海郡。东汉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