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河
一名奇尔归图河。即今新疆和静县东北及和硕县境之清水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西州: 自州西南 “经新城馆,渡淡河,至焉耆镇城”。
一名奇尔归图河。即今新疆和静县东北及和硕县境之清水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西州: 自州西南 “经新城馆,渡淡河,至焉耆镇城”。
在今云南永平县东北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永平县: 胜备江“出罗武山,引流而东南,合九渡、双桥二河,至蒙化府合样备江”。
①唐置,为羁縻州沃州治所。在今北京市大兴县 (黄村) 东南三十里回城。②1942年5月革命根据地改潮南县置,治黄圩双套 (今江苏响水县南黄圩乡双套村)。以地处黄海之滨,故名。1949年隶苏北行署区,迁
亦作蒲渡河场。即今四川綦江县东南蒲河镇。清同治 《綦江县志》 卷1: 蒲渡河在 “南七十里”。
在今安徽旌德县西。《清一统志 ·宁国府一》: 抱麟溪 “在旌德县西。源出黄华岭,东流与陶环溪、丰溪合,是为三溪; 又至石壁西入于徽山”。
金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改城阳军置,治所即今山东莒县。二十四年 (1184) 改名莒州。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城阳军置,治莒县(今属山东)。辖境约相当今山东省莒县、沂水、莒南、日照、沂南
南朝梁、陈间改始成县置,属新会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境。隋开皇十年 (590) 废入新会县。
即泉源水。今河南淇县南折胫河。《诗经·邶风·泉水》: “我思肥泉,兹之永叹。”
即今广东大埔县南高陂镇。明嘉靖四十一年 (1562) 移乌槎巡司于此。
①即今河南息县。南北朝时为双方争夺要地。北魏于此置东豫州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东豫州“太和十九年(495)置, 治广陵城”。孝昌三年(527)属梁,相继置西豫州、淮州于此。《周书·宣帝纪》:“梁士彦拔广
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三十六里鲁汇镇。清光绪 《南汇县志》 卷1: 鲁家汇 “明举人鲁道昆居此,闸港至此稍折而南”。故有鲁家汇之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