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海目山

海目山

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九江镇南西江中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州府》: 海目山 “在南海县西南一百四十里九江海中,两岸并立,其形如目,麓多奇石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黑水沟铺

    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坝子乡北黑水村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89平武县: 黑水沟铺 “在县东八十里”。

  • 河龙县

    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源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香山一带。贞观十三年 (639)废。

  • 皇都

    ①契丹神册三年 (918) 城皇都,会同元年(938) 改称上京,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(林东镇) 南波罗城 (上京城遗址)。②宋大理首府阳苴咩城亦称皇都。见昆明 《地藏寺造幢记》、姚安 《兴宝寺碑

  • 仙鹅洞

    即思峨洞。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。清嘉庆《兴文县志》卷1:仙鹅洞在“县东二十里。一名思峨洞。唐置思峨县本此。洞口狭内阔,石髓凝结,奇形万状。相传仙峨常来此。洞有仙鹅立石痕”。

  • 溱水

    ①又名潧水、鄫水。即今河南新密市东溱河。《诗经·郑风·溱洧》: “溱与洧,方涣涣兮。”《说文》: “溱水在郑国,南入于洧。”②即今河南确山县西南溱头河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溱水出浮石岭北青衣山,亦谓

  • 单牒县

    东晋末置,属新宁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兴县东二十五里。南朝梁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新州。贞观中废。(单shàn) 古县名。晋末置,治今广东省新兴县东。属新宁郡。南朝梁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

  • 化州新墟

    亦名新圩。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北合江镇西北新圩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卷10化州:新圩在“州北一百里”。

  • 庐陵县

    秦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泰和县西北三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8:庐陵县“因庐水为名”。西汉属豫章郡。东汉兴平元年(194)改名高昌县。南朝梁废入石阳县。隋开皇十年(590)复改石阳县为庐陵县,为吉州治。

  • 困山

    一名坤山。即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五十八里东平湖西岸昆山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一》 “金山”条:“其南为坤山,亦曰困山。上有马跑泉,东有蟾蜍峡、莲花沿,南有玉灵崖、石室洞,下有饮马泉。”

  • 老君关

    ①明置,属建昌卫。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4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“泸沽关”条内:“老君关在泸沽关南。有栈道,至险峻。”②在今贵州遵义县西南乌江镇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遵义府遵义县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