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涉桥
在今河北柏乡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柏乡县: 济涉桥 “在南关外,午、槐二水导流经城南,此桥跨其上,以便行旅,因名”。
在今河北柏乡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柏乡县: 济涉桥 “在南关外,午、槐二水导流经城南,此桥跨其上,以便行旅,因名”。
明代设置,在今陕西吴旗县北与定边县交界的长城上。清废。
辽置,属大同府。治所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南二十里大白登镇。金大定七年(1167)改白登县。古县名。辽置,治今山西省阳高县东南大白登镇。属大同府。金大定七年(1167年)改为白登县。
即今安徽阜南县西北新村镇。清乾隆 《阜阳县志》 卷4: 新村集在 “西乡六十里”。
亦作武侯津。在今四川广汉市西南。一说在今新都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长兴三年(932),孟知祥败东川董璋于鸡踪桥,“引兵追璋至五侯津”。胡三省注:“五侯津在汉州西南。”在今四川省广汉市西南。《资治
古族名。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:“滇王者,其众数万人。其旁东北有劳浸、靡莫, 皆同姓相扶,未肯听。劳浸、靡莫数犯使者吏卒。元封二年,天子发巴、蜀兵击灭劳浸、靡莫,以兵临滇,滇王始首善,以故弗诛。”秦、汉
①西山诸峰之一。在今北京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顺天府:仰山在“府西七十里, 峰峦拱峙,中有平顶如莲花心,旁列五峰。金主璟尝游此”。②一名莲花山。在今安徽休宁县南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一》:仰山“
亦作郎济山。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 119钦州: “宁悌原,钦江人。少好学,入郎济山读书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廉州府》: 狼济山 “在灵山县西南一百二十里。脉自管根山来,水流为水车江。山有
清置,属中部县。在今陕西黄陵县西一百七十里。
即今贵州三穗县南良上乡。《清一统志·镇远府》 “宛溪铺” 条下: 又有 “梁上铺” 等,“皆清江通判管理”。
贵州贵阳市的简称。因明代先后为贵筑司、贵筑乡,清代又为贵筑县而得名。贵州省贵阳市的简称。因明代为贵筑司、清代为贵筑县而得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