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济北郡

济北郡

①秦置,治博阳 (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旧县)。辖境南至今山东泰安、莱芜,西至德州、平原,东至邹平、阳信,北至河北盐山、海兴等地。西汉初改置济北国。后国除屡改为郡,不久复为国。南朝宋改济北国为郡,徙治肥城 (今山东肥城市)。北魏改置东济北郡。

②南朝宋改济北国置,属兖州。治所在蛇丘县(今山东肥城市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肥城、平阴等市县地。北魏徙治卢子城 (今平阴县西南旧东阿东北),北齐迁治卢县 (今茌平县西南五十里)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初复置。唐改为东泰州。

③北魏置,属济州。治所在卢子城 (今山东平阴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东阿县及茌平县部分地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废。


(1)秦析齐郡置,治博阳县(今山东泰安市东南)。因在济水之北,故名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德州、茌平以东,东平、泰安、莱芜以北,邹平、信阳以西及河北省沧州、海兴以南地。秦亡后,项羽封田安为济北王,改置为济北国。西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又复为济北郡。文帝二年(前178年),又改为济北国。(2)南朝宋置,治肥城县(即今山东肥城市)。北魏徙治卢子城(在今山东平阴县旧东阿东北),辖境相当今山东省东阿、阳谷东北部及茌平南部等地。北齐省。隋复置。治卢县(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),辖境有所扩大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济阳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引藤山

    ①在今四川万县东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1咸淳府:引藤山“在龙渠县(治今龙驹镇)东十五里。山出引藤,俗用以取酒”。《清一统志·忠州》引藤山引《方舆胜览》:“山出藤枝长十余尺,其大如指,中空可吸,谓之引藤。

  • 土碑集

    一作土陂集。即今安徽临泉县东南土陂乡。清乾隆《阜阳县志》卷4:土碑集在“西乡七十里”。

  • 临河县

    ①秦置,属九原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临河市东北古城乡 (高油房) 古城。西汉属朔方郡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又屈而东流为北河。东径高阙南。河水又东径临河县故城北。” 民国 《临河县志》 卷下有

  • 蛇山务

    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南蛇山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广宁前屯卫: “东北有六州河,下流至蛇山务入海。”

  • 严州府

    元至正二十二年(1362)朱元璋改建德府置,属中书分省。治所在建德县(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里梅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建德、淳安、桐庐等市县地。二十三年(1363)中书分省移治于此。二十六年(1366)

  • 广阳郡

    ①秦始皇二十一年(前226)置,治所在蓟县(今北京城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大清河以北、永定河下游地区。西汉初改为燕国。元凤初复为广阳郡,本始初改为国。东汉初废入上谷郡,永元八年(96)复置郡。三国魏太

  • 三川砦

    北宋天圣八年(1030)置,属镇戎军。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三十里彭堡乡隔城子古城。金升为三川县。

  • 汎潭县

    北周置,属洮阳郡。治所即今甘肃临潭县(一说在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河南岸)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)改名临潭县。

  • 萧马庄河

    在今山东蒙阴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蒙阴县: 萧马庄河,“ 《志》 云: 河北流二十里,入莱芜县界合淄水”。

  • 药 (藥) 王庙镇

    即今辽宁建昌县东南药王庙镇。民国熊知白 《东北县治纪要》 热河凌源县: “药王庙距县市约一百二十里。市街以药王庙为中心……为大凌河流域之物资集散市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