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四川洪县西南孝儿镇。清乾隆《珙县志》卷2:“孝儿场巡检司, 旧皆有署……今俱已废。”
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。即巨平山之北岭。《南史·明僧绍传》: 南朝宋升明中,“僧绍弟庆符为青州,僧绍随之郁洲,住弇榆山,栖云精舍,欣玩水石,竟不 一入州城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22海州东海县: 栖云山,“
一作平喜坝。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长江南岸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:“黄牛峡尽则扇子峡,……过此则峡中滩尽矣。三十里得南岸平地, 曰平善坝,出峡舟至是皆舣泊,相庆如更生。舟师篙工皆有犒赐,上下欢然,将吏以刺
即今湖南浏阳市东北六十里永和镇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29载:浏阳县东有“永和市”。市镇名。在台湾省台北县中部、台北盆地南部、新店溪南。面积5.6平方千米。人口约22.8万。市公所驻店街里。1958年由
即今福建漳平市北,与永安市交界之紫云洞山。《清一统志·龙岩州》: 香寮山 “山极高大,上有紫云洞,可容数万人。明正统中邓茂七据此为乱。绝顶曰天台,去地千百尺。下有龙潭,石窟如釜”。古山名。今称紫云洞山
唐南诏置,属永昌节度。治所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南怒江坝。宋大理属永昌府。元代属柔远路。明改潞江安抚司。南诏置,治今云南省保山市西南潞江坝,一说今昌宁县西南湾甸。属永昌节度。《蛮书·山川江源》:“高黎共山在
即白厓睒。 南诏置。 驻地在今云南㳽渡县北红崖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上》: 南诏望苴蛮者 “有十睑,夷语睑若州,曰云南睑、白厓睑亦曰勃弄睑”。元至元十一年 (1274)改置建宁县。
亦名渒湖堤。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九十里渒湖上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二》 宿州符离: “东北九十里有隋故牌湖堤,灌田五百余顷,显庆中复修。”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符离县有 “陴湖”。
南朝梁大同中置,为东巴州治。治所在今陕西西乡县西南巴岭侧。以木马河为名。后废。
西汉武帝时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乡宁县东南。东汉废。西汉元狩五年(前118年),武帝封驹几为骐侯,析北屈县置骐侯国,治今山西省乡宁县东南。属河东郡。东汉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