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洪泽湖

洪泽湖

在今江苏西部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4盱眙军: 洪泽浦,“ 《元和郡县志》: 在盱眙县北三十里。本破釜涧,炀帝幸江都经此浦宿时亢旱,至是降雨流汛,因改破釜为洪泽”。金明昌五年 (1194) 河夺淮流,洪泽始大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清河县: “南有洪泽湖。” 清康熙十九年 (1680) 旧泗州城陷入湖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清河县: 洪泽湖 “在县南六十里。湖长八十里。与泗州盱眙县相接”。


在江苏省西北部,属洪泽、泗洪、泗阳、盱眙、淮安五县市所辖。《元和郡县志》:原是盱眙县北淮水侧之洪泽浦,“本名破釜涧,炀帝幸江都,经此浦宿,时亢旱,至是降雨,流泛,因改破釜为洪泽”。北宋扩展为湖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元丰六年(1083年),开龟山运河,“初发运使许元自淮阴开新河,属之洪泽,避长淮之险”。湖面海拔12.5米,面积1577平方千米,最大水深4.37米,蓄水量27.9亿立方米,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。原为淮河下游一些小型湖荡,经黄河长期导淮以及筑堤建闸蓄水而成水库型湖泊。入湖河流主要在湖西,有淮河、漴潼河、池河、濉河、老濉河和新沂河。出湖河流在湖东部,主要有三河、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沭新河,其中以三河为湖水下泄入江的主要河道。建有三河闸、二河闸和高良涧闸以及入江水道、苏北灌溉总渠等水利工程,兼有蓄洪、灌溉、养殖、航运、发电等多种功能。盛产鱼、蟹、虾、芦苇、蒲草、菱、莲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家集

    ①即今山东郯城县西南四十四里杨集乡。清乾隆《郯城县志》有杨家集。②即今河南上蔡县东杨集镇。清康熙《上蔡县志》卷2《集镇》:“杨家集,在城东八十里。”③在今河南虞城县东。清咸丰三年(1853)捻军千余人

  • 西路左翼中旗

   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左翼中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加尔嘎郎南。

  • 益昌县

    ①东晋孝武帝时侨置,属巴西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安县东南四十里花荄镇。隋开皇三年(583) 废。唐永淳元年 (682) 复置,寻改为西昌县。②南朝宋置,属白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四十五里昭化镇。北魏改

  • 杨家大城

    即今吉林公主岭市西北杨大城子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怀德县:杨家大城“在县城(今怀德镇)西北六十里”。

  • 晋平郡

    南朝宋泰始四年 (468) 改晋安郡置,治所在侯官县 (今福建福州市)。七年 (471) 复名晋安郡。南朝宋泰始四年(468年)改晋安郡置,治侯官县(今福建福州市)。属扬州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东部和南部

  • 邑川县

    隋开皇末改邑阳县置,属虢州。治所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北。大业初并入朱阳县。

  • 二榆

    指大、小榆谷。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、尖扎县西北黄河南岸一带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永元年间,隃麋相曹凤上言:“臣愚以为宜及此时,建复西海郡县,规固二榆,广设屯田。”大、小榆谷的合称。在今青海省贵德县东黄河

  • 韩滩

    在今四川金堂县。民国 《金堂县志》 卷9:“大渡、韩滩渡均在今治东三十里赵家渡。《旧志》 谓《华阳国志》 汉段翳告大渡津吏即此。 后因有宋韩遗迹,改名韩滩。”

  • 西原

    ①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。《旧唐书·哥舒翰传》:唐至德元年(756),率兵讨安禄山,“六月四日,次于灵宝县之西原。八日,与贼交战,官军南迫险峭,北临黄河”。大败。哥舒翰亦被俘。②又名雍原、周原。在今陕西武

  • 积利城

    唐置,属积利州。即今辽宁瓦房店市北得利寺镇。《新唐书·高丽传》: 贞观二十一年 (647),青丘道行军大总管李进达等,自莱州渡海,“取石城,进攻积利城”。即此。在今辽宁省瓦房店市龙潭山。唐贞观二十一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