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洋水

洋水

①即今山东青州市南之南阳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齐郡临朐县: “石膏山,洋水所出,东北至广饶入巨定。” 《水经·巨洋水注》: 洋水 “西出石膏山西北石涧口,东南径逢山祠西。洋水又东南历逢山下,即石膏山也。……洋水历其阴而东北流,世谓之石沟水,东北流出于委粟山北,而东注于巨洋”。

②即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及贵州东北境之芙蓉江。《元和志》 卷30洋水县: “以县西三十里洋水为名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20洋水县: 洋水 “在县西五十里,北流入信宁县界”。

③即今陕西西乡县东泾洋河。源出陕西镇巴县南,北流经西乡县会牧马河,入于汉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洋水导源巴山,东北流径平阳城……洋川者,汉戚夫人之所生处也。高祖得而宠之,夫人思慕本乡,追求洋川米,帝为驿致长安。蠲复其乡,更名曰县,故又目其地为祥川,用表夫人载诞之休祥也。……洋水又东北流入汉。”

④即今甘肃天水市南藉水。源出甘谷县西南,东流经天水市入渭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藉水 “又东径上邽城南,得覈泉水,并出南山,北流注于藉。藉水即洋水也”。


古水名。即今陕西省南部汉水支流西乡河。源出西乡县南星子山,北流经县东,合木马河北入汉水。《水经注·沔水》:“汉水又东,右会洋水,川流漫阔,广几里许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头河镇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石头河子镇。清光绪《皇朝直省图》吉林图:长寿县东南有石头河子。光绪《吉林全省地舆图》作十道河子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8:东清铁路有石头河子站。在黑龙江省桦南县东南部。面积30

  • 太拔

   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南太拔。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代英县治此。

  • 浯汶

    即浯水。在今山东安丘市南。《水经·潍水注》: “ (浯) 水出浯山,世亦谓之巨平山也。《地理志》 曰: 灵门县有高䂞山、 壶山, 浯水所出, 东北入潍。今是山西接浯山,许慎 《说文》 言

  • 思陵县

    1916年置,属广西镇南道。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海渊镇。次年改为思乐县。

  • 略畔道

    西汉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合水县(西华池镇) 北五里。东汉废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合水县北。属北地郡。东汉初废。

  • 也儿的石河

    即今新疆北部流入哈萨克斯坦之额尔齐斯河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太祖元年(1206),发兵复征乃蛮,“太阳罕子屈出律罕与脱脱奔也儿的石河上”。即此。古水名。又作叶儿的石河、也里的失河(《元史·宪宗纪》)。即

  • 五脂山

    即五指山。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来州有五脂山。

  • 什子山

    一名什子砦山。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八十里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麻城“兵乱徙治什子山,归附后还旧治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麻城县:什子山“有数峰排列,高耸干云。宋端平间,徙县于此。因山为险也”。

  • 保靖县

    清雍正七年 (1729) 改保靖州宣慰使司置,属永顺府。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。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在湖南省西北部、沅江支流酉水流域,西邻重庆市。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1746

  • 落星冈

    又名落星墩、落星矶、落星山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板桥镇附近。《南齐书·陈显达传》: 永元元年 (499),“数千人登落星冈”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7“落星山” 条引 《图经》 云: “昔有大星落于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