泺口镇
即今山东济南市东北二十里洛口。为泺水入古济水 (此段古济水即今黄河) 之口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泺水 “北流注于济,谓之泺口”。筑堰以分其流,故亦名堰头镇。又曰下泺镇。明置堰头镇巡司。
即今山东济南市东北二十里洛口。为泺水入古济水 (此段古济水即今黄河) 之口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泺水 “北流注于济,谓之泺口”。筑堰以分其流,故亦名堰头镇。又曰下泺镇。明置堰头镇巡司。
清光绪八年(1882)置,直属吉林将军。治所在双城堡(今黑龙江省双城市)。宣统元年(1909)升为双城府。清光绪六年(1881年)置双城直隶厅。治今黑龙江省双城市。宣统元年(1909年)升为府。
西汉置,属辽西郡。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县东南小溪河北松树咀子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辽宁省朝阳市东南松树嘴子。属辽西郡。东汉废。
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,废除节度使统辖支郡制度,分境内为若干路。设监司,掌管一路财政、刑狱,并监督地方官吏。其初未有定制,至道三年(997)始分为京东、京西、河北、河东、陕西、淮南、江南、荆湖南、荆湖北
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北罗团村。《清一统志·黎平府》: 下铜鼓铺 “在开泰县境。又有前铺、罗团铺、中黄铺、颓砦铺,皆戍守处”。
指古滠水流域,相当今湖北孝感、黄陂二县市以南,汉江以北地区。《资治通鉴》: 晋建兴二年(314),“杜弢将王真袭陶侃于林障,侃奔滠中”。即此。即古滠水流经地。约当今湖北省孝感市、武汉市黄陂区以南,汉江
又作宁尼颜。清康熙二十四年(1685)置,即今黑龙江省富裕县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“布克依站”条下:“齐齐哈尔东北至墨尔根、黑龙江站道:六十里至塔拉尔站,又东北七十五里至宁年站。”1947年富裕县迁治
亦作潺亭。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罗江镇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 涪县有孱亭。蒙文通有 《汉潺亭考》,谓潺亭在今盐亭县。
又作泸潇山、卢萧山。在今江西、湖南两省边境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48: 罗霄山 “王孚 《安城记》 曰: 萍乡罗霄山,泽水所出,水傍出石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萍乡县: 罗霄山 “高数千丈,延袤百余里。
元泰定四年 (1327) 置,属八百宣慰司。治所即今泰国清莱府北昌盛。至正二年 (1342)废。元泰定四年(1327年)置,治今泰国清莱府北昌盛。至正二年(1342年)废。
一作棠。春秋楚邑,后入吴。在今江苏六合县北。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 “专诸者,吴堂邑人也”,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棠。春秋楚邑,后属吴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北。